在我們日常的概念中,燈具的表面總是光滑透明的,這樣才能保證更好的光線輸出,然而細心的你一定早就注意到,手機的閃光燈往往設計成一圈一圈的同心圓,這樣的設計有什么作用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這些圓環是一個獨特的光學設計,叫做“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顧名思義,這是法國物理學家兼工程師菲涅耳推廣的光學設計。1823年,第一枚菲涅爾透鏡被用在了吉倫特河口的哥杜昂燈塔(Phare de Cordouan)上,而同樣的設計廣泛應用于目前的手機閃光燈上。
閃光燈的功能為拍照時用更強的光照照射在物體上,保證鏡頭能夠捕捉到更強的反光。為了盡可能利用燈管所發出的光線,需要將這些光線集中射向前方。
閃光燈的燈管發出的光自然是向任意方向散射的:
對于向燈管后方發射的光線,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凹面反光鏡:
上圖可以看到,光源射向后方的光線(藍色)被凹面反光鏡聚集以后水平射向前方,但是射向前方和側方的光線(黃色)只有一小部分,也就是真正筆直向前的可以照到被攝物體,其它方向的也全都散失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深反光鏡:
這樣做雖然使得光線發射的問題得到改善,但是大大增加了閃光燈的厚度,并且還是有一部分光線(藍色表示)散失了。因此這種方法一般用于探照燈這類對體積沒有太多限制的設備。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更復雜的光路系統,比如:
但這些系統都更加復雜,并且也非常厚,顯然不能適用在閃光燈上。那么為了解決“閃光燈射向前方的光線發散”這一問題,人們很自然的想到了利用凸透鏡:
為了使得透鏡外表面與閃光燈外殼齊平,可以采用半球形的凸透鏡:
但是凸透鏡對于一些閃光燈來說仍然較厚,比如追求超薄的手機,因此人們就用更薄的菲涅爾鏡來代替凸透鏡。菲涅爾鏡的構造如下:
這種神奇的鏡片比凸透鏡薄得多,但可以實現與凸透鏡相同的光路:
除了更薄之外,菲涅爾鏡還有更少的色差,因此,許多閃光燈(包括手機)上都會利用較淺的反光凹面鏡和菲涅爾鏡一起來實現“任何方向的光線都向前方匯聚”的效果啦。菲涅爾鏡看起來是這樣的:
手機閃光燈上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