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PU中,AMD 銳龍 Ryzen5 1500X與Intel酷睿i5-8400價位差不多的情況下,購買哪一款比較好呢?而外媒做了一個實測,邊直播邊測試游戲的方式測試兩個CPU的性能,下面武林網分享一下i5-8400對比Ryzen5 1500X性能實測評測,來看看吧。
測試使用的H.264編碼器有超快,非???,更快,快,中等,最慢這幾個編碼模式。大多數測試使用的是“更快”的預設。
他們以1080p分辨率60幀的設定在YouTube進行直播輸出測試。而沒有測試720P的原因是降至720p60幀會顯著降低CPU負載,這也會影響到最終測試結果的真實性。
測試平臺配置
測試一:《塵埃拉力賽》CPU編碼性能
測試時將分辨率和幀數設置為1080P60幀,,以10Mbps比特率(國內一般用5Mbps)的傳輸設置下在YouTube進行直播,得到以下的結果。
i5-8400 CPU只能輸出約31%的游戲幀數,這表明這個工作量對于6核來說實在是太吃力了,而R5 1500X也只能輸出7.7%的游戲幀數,這意味著我們分別下降了69%和92%的幀率,而我們也可以試想一下將游戲100幀游戲畫面跳躍性的選擇31幀進行連續播放效果會有多差,顯然這個效果是無法進行直播的。
在下一項測試之前筆者先科普一下我們作為直播受眾如何才能在觀看直播時感覺流暢無延遲,這里面就需要提到一個參數——響應時間,響應時間會影響動態畫面的顯示能力,例如,30ms響應時間意味著液晶的顯示刷新速率是33幀/秒(1/0.030),而市面主流的16ms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刷新速率是63幀/秒(1/0.016)。根據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通常當畫面刷新率超過每秒25幀(響應時間低于40ms)時,人眼會將快速變換的畫面視為連續畫面,所以現在市場中的主流液晶顯示器都可達到基本的畫面流暢度;但用戶如果想更流暢的體驗視頻內容,所需的畫面顯示刷新速率就要在每秒60幀以上(響應時間低于16.7ms),這才能讓用戶感受到影象無延遲的現象,因此在測試時16.7ms就是一項硬性指標,如果幀輸出延遲低于16.7ms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流暢觀看直播。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幀生成時間。這項參數能表明直播輸出幀數的穩定性,可以看到R5 1500X有73%的幀數可以在16.7ms內較穩定時間內生成,而i5-8400在同樣的16.7ms只能保證56%的幀數穩定生成。
之后,他們將OBS切換到了高優先級,最終強制讓i5-8400提供了100%的幀,由此可以看出推流軟件對性能的影響。在這張圖表之后,我們將暫時看看。1500X現在輸出了61.3%的幀,下降了約38.7%,而幀生成時間雖然會相對穩定一些,但是仍然達不到流暢觀看直播的標準,看來它不太適合用來直播。
具有更高優先級的OBS工作負載雖然可以提供100%的幀,但是還是會影響玩家們觀看直播的游戲體驗。如果在推流軟件端設置鎖定30FPS輸出,那么和60 FPS渲染輸出相比,顯然可以使用更少的資源來實現編碼推流。
《塵埃拉力賽》直播性能影響測試(10Mbps,h264編碼模式為faster)
除了幀生成時間以外,1%LowFPS和0.1%LowFPS也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兩個數據代表了游戲在幀生成時間最低的那1%/0.1%里的平均幀速率(FPS)。通過比較1%LowFPS、0.1%LowFPS和平均FPS的差距,我們可以得知游戲運行是否穩定,游戲表現最差時的情況到底如何。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不直播時i5-8400平均幀數為109, 在1%LOW下的幀數為86,在0.1%LOW下的幀數為78,相對來說幀數表現還算穩定。R5 1500X與i5-8400成績基本相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