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統訪問硬盤的速度往往遠遠慢于訪問內存的速度,正因如此計算機的發明者才發明了內存,由它作為CPU與硬盤之間的緩沖,由此計算機系統就形成了CPU,處理器緩存,內存,硬盤這樣的四級存儲結構。這并不是什么創舉,而是計算機科學家無可奈何的選擇。到目前為止硬盤性能低下的狀況并沒有得到什么改善,它在10年之前就已經成為計算機系統的瓶頸了,雖然信息技術在10年內的變化驚人,但是硬盤的瓶頸并沒有因為技術進步而消除,反而變的越來越嚴重。我們相信大家一定清楚這意味著什么,也許你使用頂級的雙核處理器,也擁有頂級的雙顯卡,但是系統啟動速度卻快不了多少,大型游戲漫長的加載過程也使玩家急不可耐,就連PhotoShop,OUTLOOK這樣的軟件也需要花費數秒的啟動時間,而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一點就開。
電腦工作流程
Flash閃存作為存儲家族中的一員,雖然在速度上還和DRAM相差很遠,但比起機械結構,依靠磁性存儲的硬盤要快很多,而且它具備和硬盤一樣的掉電不丟失數據的特征,如果我們使用FLASH閃存取代硬盤作為主要的數據存儲設備,上面的問題豈不可以得到解決?快速的讀取讓軟件啟動速度大大的加快,用戶可以行云流水般的流暢的操作電腦,這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用戶對電腦使用上感受的提升,讓用戶使用電腦的時候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這一美妙的設想并不遙遠,在06年3月份舉行的IDF技術論壇上,Intel就公布了其使用NAND閃存作為硬盤緩沖區的技術,這項技術被命名為“Robson”技術。
Robson模塊 ● 閃存作為硬盤緩沖的技術可行性
在介紹Robson技術之前,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硬盤瓶頸以及使用Flash閃存作為緩沖的技術可行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