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收集資料都是很重要的一環。修理硬盤也是一件工作,書籍又不多,收集資料更加重要。
資料分為基本資料,重點資料,案例資料,特殊資料。。。
其中基本資料最重要,是維護使用和維修的基礎。 包括現代硬盤的原理,現代硬盤的設計,硬盤接口的協議,硬盤的數據結構,電路知識,常用維修方法,使用的術語等等。
重點資料包括各類硬盤的維修說明書,硬盤故障的基本特點和表現形式(癥狀),常見和多發故障的維修方法等等,等等。是修理時定位故障的依據,當然也很重要。
案例資料是維修工作者在修理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對維修工作者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基礎越好利用率也越高,作用也越大。
這類東西被大多數初學者所追捧。但我認為這些資料不是基本的。如果沒有前面兩類資料的知識基礎,一是可能用不好,二是可能用歪了。即使解決一點問題也是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次上,甚至是“瞎貓碰到死老鼠”。
特殊資料:某類硬盤的特殊結構,特殊元件的使用等引起的特殊問題,各種硬盤的固件,起動和正常工作發出的聲音,硬盤發出的信號(發光管的閃亮,特殊音頻等),芯片的溫度特點,對電壓電流的穩定要求等等。掌握這些資料可以提高判斷的正確性和修復成功率。
資料當然多多益善。但多了就會亂,還要善于分類整理,才能便于查找。
其實,上面所述也可以推廣到其他修理工作,乃至其他的與修理無關的工作。
筆者通過本文想對初學者有所啟迪。但因水平有限,文章寫得很倉促,望各位朋友批評和補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