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IDE硬盤跳線
老一代的IDE硬盤,如上圖中的昆騰火球,只有三種跳線設置:Master(主盤)、Slave(從盤)、Cable Select(由硬盤數據線位置決定)。
近幾年出的IDE硬盤,以西數WD400為例
西數WD400上的跳線說明
新一代硬盤普遍象西數WD400一樣,有4種跳線設置。區別是新的IDE硬盤有兩種Master(主盤)跳線方法(舊的只有一種):
前一種Master是指一條IDE數據線上掛兩個設備,這個硬盤作為主盤使用;后一種是在一條IDE線上只接這只硬盤時使用。多次經驗表明,如果在一條IDE線上接兩個設備時按2的方法設置,或是一條IDE線上只接1個硬盤時按1的方法設置,就有可能出現各種不可理喻的怪問題。
現在普遍的用戶都是一個光驅和一塊硬盤,而且是分開兩條IDE線的。這種情況下,象上圖這種西數WD400的跳線設置就可能會帶來種種問題。
各品牌的硬盤跳線方式不盡相同,但目前新買的硬盤普遍都有兩種Master的跳線設置――帶從盤的Master和不帶從盤的Master,在升級硬盤的時候請注意區別,以免被由此導致的各種怪問題害苦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