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固態硬盤,各路大神對其遠超機械硬盤的性能吹得不亦樂乎:
誰用誰知道、快得飛起來,后悔怎么沒早裝、為什么不是每臺都裝、沒裝的怎么這么笨。。。。
什么感覺啊,以前是我等PS,現在是PS等我
固態硬盤跟電動牙刷,支付寶一樣,也是那種“回不去”的產品,你一旦用了ssd,就很難理解以前沒有ssd的時候是怎么用的電腦。它會讓你電腦里所有的事情都變快。連病毒的運行速度都快了你說氣人不?
現如今固態硬盤的價格也是逐漸滑落,很多人都在考慮給自己換一塊固態硬盤。性能上卻是進步不少,但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就是功耗。
不少固態硬盤廠商大肆宣揚其靜音、節能,延長筆記本續航等,但事實真的是這樣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編就搜羅了一些測試,對“SSD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更省電”這個說法進行檢驗。
固態硬盤的構成
基于閃存的固態硬盤(英文縮寫:SSD,以下文章也簡稱為此)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態硬盤。因為沒有精密的機械裝置,抗震性能出色。
■ 機械硬盤的構成
機械硬盤即是傳統普通硬盤,主要由: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機械硬盤是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必須完全密封,并且在工作狀態下如受到過分沖撞,損毀幾率極高。
續航測試:
經過MobileMark 2007的測試,相同環境下,兩塊固態硬盤的續航時間確實要高于機械硬盤,但是通過觀察機械硬盤的滿載功耗要明顯小于固態硬盤,筆者總結給出如下幾個原因。
目前大多數機械硬盤的空閑功耗為0.5-1.3W,全負載狀態下為2-4W(本次測試的機械硬盤為2.75W)。但是最大負載只出現在需要處理大量隨機數據需要不斷移動磁頭時,而在通常使用中這種情況并不總是發生,所以機械硬盤的功耗一般處在中間狀態。
目前使用MLC閃存的SSD硬盤也存在空閑和全負載兩種狀態,不過也僅有這兩個狀態,要么空閑要么處于全負載。目前SSD廠商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提高容量、提高性能以及數據抹除的算法上以期望為SSD帶來更長的使用壽命。而對于降低功耗卻沒有很多考慮,所以SSD的平均功耗往往高過HDD硬盤。
但隨著內存顆粒工藝的進步,SSD的功耗也在不斷降低,最近鎂光甚至推出了16nm的SSD產品。制程越小,在相同體積的封裝下,每個NAND顆粒的存儲容量越大,因此顆粒的減少可以降低電流的損耗,從而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像三星最新的850系列產品,以及閃迪、鎂光和浦科特等SSD大場的旗艦,最高功耗已經控制在了3W以下,總體來說比機械硬盤更加省電。
目前來看,在功耗、性能及壽命上做的比較均衡的大概只有三星和閃迪以及intel,所以如果你要買SSD,建議買這三家的旗艦產品~它們的低端產品,尤其三星閃迪的TLC硬盤不建議入手,不如浦科特、鎂光和OCZ饑餓鯊性價比來得高。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