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34 按鈕元件的時間軸
4、在第1幀中單擊工具欄里面的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藍色的矩形。
5、返回到場景1,從“庫”中把這個按鈕拖動到舞臺中。
6、發布測試效果,我們看到當鼠標放到這個按鈕上面的時候,鼠標變為小手形狀,說明制作的這個按鈕成功。
7、在實際的創作中,因為舞臺中的元件很多,為了區分元件的種類,需要在按鈕上面寫上說明,那么我們就來實際制作一下。
8、雙擊“庫”中按鈕元件,進入按鈕編輯區。
9、在圖層面板中新建圖層2,單擊文本工具鍵入“button”,調整位置。如圖所示。
圖2.1.35 加入文字圖層
10、返回到場景1測試,按鈕上面已經有了一個標志名字,按鈕的功能沒有受到影響。如圖所示。
圖2.1.36 按鈕效果
11、這種按鈕的制作方法是最為簡單的,它不涉及到反應區的問題。因為藍色的矩形部分已經在舞臺中顯露出來,只要點擊藍色區域都可以執行按鈕的作用。在一些Flash作品中由于整體視覺效果的要求,往往出現一些只有文字,沒有背景的按鈕。這樣就涉及到了問題中所提到的反應區的問題。
12、進入按鈕元件編輯區,在第1幀中鍵入文字“PLAY”,制作一個播放按鈕。如圖所示。
圖2.1.37 鍵入文字
13、返回到場景1發布測試按鈕效果,發現鼠標不是很輕易的就會點擊到按鈕。其原因是按鈕的反應只限制在文字的線條上面。
14、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進入按鈕元件編輯區,在第4幀中利用矩形工具畫一個矩形,放在“PLAY”的下方,以擴大它的反應區。因為第4幀“點擊”中的內容在發布作品的時候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可以使用任意顏色。如圖所示。
圖2.1.38 在“點擊”幀插入矩形
14、發布測試效果,因為按鈕反應區的擴大,就很輕易的點擊到按鈕了。請參考源文件點擊這里下載源文件。
15、另外一種方法是新建一個圖層,在按鈕元件編輯區的第1幀畫一個透明的矩形,因為矩形雖然是透明的,在舞臺中是看不見的,但是它還會起到一個形狀的作用,這樣在第1幀擴大了按鈕的反應區域。如圖所示。
圖2.1.39 插入透明矩形
16、這種制作方法也可以制作出非常好用的文字按鈕。
注意——對按鈕的測試,我們用【控制】菜單里面的【播放】命令或者使用快捷鍵“Enter”是無法測試的。我們要單擊【文件】菜單下的【發布】命令或者使用組合快捷鍵“Ctrl+Enter”來進行發布測試。
提示——朋友們普遍對按鈕的四個幀里面的最后一個幀的作用不是很理解,這個幀就是按鈕的反應區,在場景中是看不到的,制作隱形按鈕就要利用這個幀。
技巧——按鈕是一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制作按鈕時,應考慮到整體作品的風格。
試一試——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文字按鈕的制作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因為這種按鈕在每個作品中都要使用的。
分析——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有兩個:第一,朋友們對按鈕制作的不重視性,認為按鈕只是一個附屬的東西,對于作品整體的主體表現沒有太多的作用,所以也忽視了按鈕的細節制作;第二,朋友們對第4幀“點擊”的知識的不了解。
特別提示
按鈕作為一個Flash動畫作品中實現交互作用的媒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本文所附源文件中并沒有涉及到按鈕的控制問題,所以只能利用鼠標放置到按鈕上顯現的小手形狀來測試按鈕。
特別說明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我們了解了基本按鈕的制作方法和怎樣制作文字按鈕。我在欣賞閃吧承辦的“衡雅杯”環保FLASH比賽的時候,發現許多朋友制作的文字按鈕都沒有采取擴大反映區的手段。以至考驗欣賞者使用鼠標的靈活程度,對作品的欣賞帶來第一印象的厭煩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