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華碩ROGMaximus主板中,除了我們常見的ATX大板中Extreme、Formula系列之外,在玩家圈還有一款能夠代表ROG最高標準的產品,那就是華碩ROG 最強M-ATX板型——GENE系列。是否聽著有些陌生,其實不了解該系列的主要原因是自三年前基于Z170芯片組的華碩ROGMaximus VIII GENE后,GENE系列再沒推出過新的產品。所以很多人都在期待著華碩Maximus Gene系列的重新亮相,果不其然,在英特爾推出九代酷睿處理器時,華碩 Maximus XI GENE也正式復出,從VIII到XI,歷時三年,號稱最強M-ATX的GENE主板究竟有哪些驚艷表現,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外觀設計——專為玩家設計 用料極致豪華
GENE英譯為基因,很多玩家也因此稱其為華碩ROG 正統M-ATX主板,作為緊湊型的一款游戲主板,華碩M11G整體外觀較之前我們見到的M-ATX主板差別很大,雖然少了部分擴展插槽,但其實在整體性能、功能性以及擴展性能并不輸其他板型的ROG主板,甚至它在超頻性能上更勝一籌。四周滿滿的散熱裝甲幾乎可以說將M11G的散熱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四SATA接口 邊緣針腳90°設計
受到板型影響,雖然Z390芯片組支持六個6Gbps接口,華碩M11G僅看有四個,雖然這意味著我們能夠接入的SATA硬盤數量變少,不過用戶可以通過使用大容量硬盤來避免這種情況,這也更符合當前小主機的真實使用情況。
在主板顯卡一側的位置,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常用接口均被90°旋轉,統一朝外。如果你不理解這樣的設計,那么親身安裝一次單PCI-E插槽的M-ATX主板就知道了,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由于顯卡垂直于主板放置,而現在的顯卡不管是寬度還是高度都會占據部分邊緣接口位置。不管是排線還是理線都將無法繞過顯卡這一“龐然大物”,但放倒后用戶就可以從主板側邊直接連線,線材可以通過機箱下方直接引入到背面的理線區域。
豐富的I/O接口插槽
伴隨九代酷睿處理器同步上線的Z390主板最大的變化在于添加了USB 3.1 Gen2接口,體現在主板的I/O上就是我們此次在Z390系列主板中見到的紅色接口。華碩 Maximus XI GENE同樣不例外,在這款主板的一體化I/O面板上,共集成了四個USB 3.1 Gen2接口,其中三個Type-A接口,一個Type-C接口,此外,還有四個USB 3.1 Gen1接口,5個3.5mm音頻接口,一個光纖S/PDIF輸出口,WiFi無線接口(WiFi型號為Intel AC-9560,支持802.11ac協議和藍牙5.0,是目前最好的無線網卡之一)。
雙8Pin CPU供電 10+2相供電
作為號稱M-ATX主板中的王者,此次華碩推出的GENE系列主板同樣延續了這一純正的血統,主板供電方面采用雙8Pin接口的CPU供電,搭配10+2相的CPU核心供電,能夠滿足超頻用戶對于超頻的高供電需求,難怪搭載華碩 Maximus XI GENE主板的i9-9900K能夠打破10項硬件性能記錄,除了i9-9900K的強大處理性能外,高品質高標準的華碩 Maximus XI GENE同樣功不可沒。
擴展設計——單PCI-E插槽 新增DIMM.2接口
單PCI-E插槽 金屬裝機加固
華碩M11G在PCI-E接口方面僅支持一個PCI-E 3.0 x16插槽和一個PCI-E 3.0 x4插槽,不支持多顯卡擴展,但其實就普通用戶而言,使用多顯卡互聯的用戶可以說少之又少,而利用空余的空間能夠更好的解決M-ATX主板緊湊的問題。顯然在設計之初,華碩M11G主板就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PCI-E3.0×16插槽采用了金屬裝甲加固,支持×16和×8兩種模式
雙DIMM插槽 單條支持32GB
此次推出的華碩 Maximus XI GENE作為一款M-ATX主板,但在DIMM方面卻僅設計了兩個DDR4插槽,對于九代酷睿處理器最大支持64GB內存而言是否略有浪費呢?其實不然,華碩聯合芝奇研發的全新單根32GB幻光戟系列高品質內存將在華碩 Maximus XI GENE身上得到完美利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