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的MWC2016上,華為搶先帶來了他們首款跨界PC市場的產品,它就是HUAWEI MateBook Win10筆記本,產品形態上選擇了時下熱門的二合一,而且一上來就將定位瞄向了高端商務市場。這不禁讓人好奇,MateBook實際體驗究竟怎么樣?當真有如此強大的產品力嗎?又值不值得購買呢?
時隔3個多月之后,華為終于將MateBook帶回到了國內市場,武林網搶先拿到了一臺金色中配版MateBook,也就是Core m5-6Y54/8GB內存/256GB SSD這款(官方定價為7388元,附送鍵盤保護蓋)。相對來講,這應該是MateBook系列中大多數消費者首要考慮的版本,基于它的體驗相信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會更有實際參考意義。
一、外觀
對于首次試水PC市場的華為而言,他們可以完全不受此前產品設計慣性的影響,從頭到尾按照自己的理念打造一款全新的產品,所以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華為嘗試把很多做Mate、P系列智能手機的設計思路和工藝用在了MateBook身上。
比如你第一眼看過去MateBook可能會和很多華為手機一樣略顯方正,但它只是將R角收的偏小了一些,金屬機身四周處理為弧形,再加上背面的輕微弧度,實際上手的感覺卻是較為圓潤,這和Surface系列突出線條感的設計形成了鮮明對比,不論是橫向或縱向握持都沒有硌手感??梢钥吹饺A為也在嘗試在不同品類產品間保持一種家族風格,這可以強化其自身的品牌形象。
此外,HUAWEI MateBook整體設計也給人一種“簡約而又不失精致”的感覺,MateBook采用白色超窄邊框前面板,實際的邊框寬度比一個小指還要窄不少。屏幕上下的前置攝像頭和品牌Logo對稱呼應;背面則是大面積的銀或金色鎂鋁合金金屬機身,只在中部有一個Logo,下方貼有Windows10和Intel處理器的標貼,型號等信息都隱藏在了底部邊框上,盡量保證了視覺上的簡約。而機身倒角、金屬表面質感的處理都足夠細致,符合它的商務定位,對職場新生代有相當的吸引力。
由于采用了無需風扇主動散熱的Skylake架構Core-m超低壓處理器,也沒有在機身上放置支架,因此HUAWEI MateBook就可以將機身做的足夠輕薄,實際厚度只有6.9mm,和蘋果的12.9英寸iPad Pro完全一致。所謂有得必有失,MateBook也因此沒有更強配置的版本,如果不單獨購買鍵盤保護套或支架的話,它也就只能當作一個平板電腦拿在手上或平放使用,而Surface系列的支架就可以讓你在旅途中隨時將它放在前面座椅的小桌板上,用來收看電影或視頻,無需再掏腰包購買其他附件。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幾處細節設計,HUAWEI MateBook在屏幕上方放置了一枚500萬像素攝像頭,在攝像頭開啟或者開機的一瞬間,你會看到它旁邊會有白色的LED提示燈亮起,它可以提醒你攝像頭處在開啟狀態,不點亮的情況下則完全隱身,這會幫你減少一些風險和尷尬。另外,MateBook內置有雙麥克風,分別位于頂部和機身左側,可以在視頻通話時提供類似手機的雙麥降噪功能。
HUAWEI MateBook的兩個揚聲器開孔分別位于機身頂部的左右兩端,這在橫屏使用狀態下沒什么問題,但一旦我們將它豎起來聲音就只能從一側發出了。華為應該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當把MateBook豎起來之后,聲場有明顯往機身中間聚攏的感覺,但你還是能清晰察覺到聲音比較偏向一側。另外,揚聲器開孔也比較容易被握持的手掌擋住。如果MateBook能用上類似攬閱M2 10.0平板的哈曼/卡頓四揚聲器的話,相信會好很多。在外放的聽感方面,MateBook支持杜比音效,嗓門很大,在安靜的室內20%音量就足夠用了,但低頻部分幾乎為零,音質比較單薄。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HUAWEI MateBook頂部這一條似乎與金屬機身存在一定的色差,沒錯,這里MateBook其實采用了復合材質進行填充,目的就是為了保證WiFi信號質量。這部分兩端與金屬機身的倒角位置存在一定的落差,用手摸上去會比較刮手,不知道是不是樣機的個體問題。
電源鍵位于MateBook的頂部右側,表面帶有同心圓紋理,增加了手感上的辨識度,除了長按開關機、短按休眠/喚醒外,也可以按住10秒以上斷開電源,一旦死機就靠它了。
MateBook整合側面指紋識別模塊的音量鍵絕對是一大亮點,支持Windows Hello,熄屏狀態下輕觸即可迅速亮屏并解鎖,體驗和如今的智能手機沒啥兩樣,識別速度和準確率都很高。唯一的小遺憾就是它的位置,為了確保不同姿勢下都能使用指紋識別,你可能需要多錄入幾次指紋。
右下角是MateBook唯一的USB C接口,充電、連接外設都得靠它,想要同時進行就只能單獨購買華為提供的擴展塢了,這個在下面的配件和連接性部分會詳細介紹。接口上方的這個開孔是電源指示燈,隨著電量的變化會改變顏色。HUAWEI MateBook的電源適配器值得贊一個,比手機充電頭大不了多少,攜帶很方便,比傳統筆記本的電源適配器輕了太多。而且兼容5V/2A、9V/2A和12V/2A三種輸出標準,完全可以給手機充電。
機身底部是MateBook鍵盤的專屬接口,和Surface、iPad Pro一樣,都是靠磁力吸附上去。鍵盤的手感等下面我們馬上談到。
二、配件和連接性
1、鍵盤保護套
既然HUAWEI MateBook被定義為Win10筆記本,那么武林網認為,這類二合一設備的確應該將鍵盤作為標配附件,何況鍵盤同時也是MateBook的“雙腿”,靠它才能站起來。
MateBook鍵盤保護套共有黑、棕、橙、裸色四種配色,我們拿到的是黑色版,皮革材質紋理和觸感都非常細膩,四周采用壓邊工藝處理,整體的質感還是非常不錯,符合MateBook的商務定位。不過,由于它還要擔負支架作用、鍵盤下也有內襯鋼板,因此厚度和分量都比較足,將MateBook放入之后,輕薄感大打折扣。
在鍵盤保護套的支撐下,MateBook可以呈現兩種使用角度,其中一種需要把保護蓋頂端部分吸附在機身中間部位,如果你是放在膝上使用的話,穩定性可能稍稍差一些。Surface系列鍵盤的上翹設計絕對是很多像筆者這樣需要錄入大量文字用戶的心頭好,MateBook很機智的在鍵盤底部加了一道凸起,這樣鍵盤自然就會呈現一定的角度。
從照片中大家應該發現了,HUAWEI MateBook的鍵盤按鍵間距非常窄,這確實模糊了按鍵之間的區分度,剛上手時筆者的確也不太適應,不過如果你試著適應一段時間,很快就能流暢輸入。仔細來看,其實MateBook鍵盤單個按鍵的面積足夠大,至少比筆者手頭這臺Y480N還要大出一圈,多出來的鍵帽部分自然也讓間距看著有些近,不過你嘗試著盲打一段就會發現,習慣了之后誤觸幾率并不高。
MateBook鍵盤的鍵程在1.5mm左右,實際的手感比iPad Pro的Smart KeyBoard要好一些,但回饋還是不如Surface Pro 4鍵盤來的清晰,手感略柔和;觸控板面積夠大,表面的涂層也讓手指滑動起來感覺夠爽快,單擊或右擊手感清脆,反彈迅捷;MateBook鍵盤也帶有背光,提供四級亮度調節,具備防潑濺能力。
2、擴展塢和連接性
HUAWEI MateBook隨機附贈一條USB-C To USB-C、USB-C To Micro USB數據線以及一個MicroUSB轉標準USB轉換頭,通過不同的組合搭配可以實現連接標準USB接口設備,比如無線鍵鼠接收器、U盤等,也可以連接Micro USB或USB-C接口的相機、手機等設備,但只能連接一樣,也不能和充電同時進行,要想擴展只能加錢買拓展塢。
MateBook擴展塢看起來像極了一個移動電源(然而并不支持用作移動電源),能夠額外提供一個有線LAN口、兩個USB 3.0接口(輸出電流有差異,一個是0.9A,一個是0.5A)、一個VGA、一個HDMI口和一個用于連接電源的USB–C口,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大部分使用需求。
華為也盡力讓你多帶的這個擴展塢發揮更多用處,自帶一個皮革保護套,其中提供了轉換頭和轉換線的收納空間,也有專門的位置收納MateBook手寫筆,擴展塢則是通過磁力的方式吸附在其中,十分牢固,不用擔心意外滑落。
3、MatePen手寫筆
很遺憾,我們這次并沒有拿到MatePen手寫筆,因此這部分的體驗暫時無法與大家分享。據此前報道,MatePen本身具備2048級壓感,支持激光筆功能,筆尖側的兩個常規按鍵可提供PPT翻頁、右擊、圈選、擦除、喚醒OneNote等操作。MatePen充電采用MicroUSB接口,官方介紹稱充電1小時可使用一月。
三、屏幕
掀開HUAWEI MateBook包裝盒的一瞬間,它的12英寸IPS大屏+超窄邊框設計的確非常吸睛,屏占比達到了84%,看上去相當的大氣。MateBook屏幕分辨率為2160*1440,像素密度和Surface Pro 3完全一致(216 PPI),就實際的觀看感受來說,在30cm左右的觀看距離上,屏幕顯示效果足夠細膩。當然,如果你非要湊近到10cm左右時,還是能在屏幕文字的邊緣處看到一些細微的鋸齒。
HUAWEI MateBook的這塊屏幕還將色域提升到了80%的NTSC,這超過了Surface Pro 4的標準sRGB,比較接近9.7英寸iPad Pro的DCI-P3色域,畫面色彩看上去更加飽滿艷麗,實際的可視角度也不錯,左右大概160度都沒問題,幾個人一起使用MateBook分享電影視頻也沒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借鑒了手機屏幕的通常做法,華為也給MateBook提供了一個顯示管理功能,直接在桌面上單擊鼠標右鍵即可開啟,允許用戶手動調節屏幕的色溫,還可以開啟和調整護眼模式的力度。
不過,HUAWEI MateBook的屏幕本身為鏡面屏,戶外情況下可能存在比較明顯的反光問題,另外就是部分應用對于高分屏的適應情況還不夠理想,比如MateBook默認的DPI縮放為150%,它自帶的Autodesk SketchBook應用就出現了文字圖標模糊的問題,當然這還需要微軟和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最終解決。
四、軟件
HUAWEI MateBook搭載了Win10 1511,也就是TH2家庭中文正式版系統,它的實際使用體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未來升級到一周年更新正式版之后,相信新增的Windows Ink等功能,也可以讓這類二合一設備的手寫筆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華為也為MateBook定制了三個專屬應用,我們一起來體驗下。
首先是我們上面提到的Autodesk SketchBook,這是一款強大的自然畫圖軟件,在華為MateBook上,用戶可免費激活3個月的Pro會員資格,當然是需要配合MatePen才能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直接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是不會有任何壓感反應的。
然后是MateBook助手,華為將MateBook的說明書、保修信息、客服支持以及驅動更新下載等都放在了這個獨立應用里面。從中可以看到,華為為MateBook用戶提供了寄修服務,可以直接將設備寄到服務中心進行維修,而且可以實時查詢維修進度。
最后是MateTrans,華為試圖通過它來簡化與自家安卓智能手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在安卓手機上安裝MateTrans客戶端之后,PC端應用可以直接通過藍牙查找手機并建立起WiFi點對點網絡,用戶無需數據線即可通過拖拽的方式快速在電腦和手機之間傳輸文件,還可以一鍵利用手機連接熱點讓電腦接入網絡,算是對MateBook擴展性不足的一種補充。
五、硬件
HUAWEI MateBook搭載的是Skylake-Y系列超低壓處理器, 包括Core M3/M5/M7三個型號,它們之間的區別并不像酷睿i3/i5/i7那般差異巨大。從Intel官方參數來看,Core M系列都是雙核心四線程,4MB三級緩存,HD 515核芯顯卡、4.5W熱功耗設計(場景設計功耗3W,最高7W),三者之間只是CPU和GPU的主頻有所區別。
以武林網拿到的這臺MateBook為例,它搭載的是Core M5 6Y54,理論CPU主頻為1.1-2.7GHz,核芯顯卡頻率300-900MHz。不過由于采用該系列處理的多為無風扇的緊湊便攜式設備,對發熱和功耗的限制較大,所以能實際滿血來跑的寥寥無幾,在日常處理Word文檔、瀏覽網頁這種辦公使用環境中,MateBook的最高主頻只能到2.5GHz左右,如果是連續高負荷運轉,很快就會回落到2GHz以下。
由于拿到設備的時間較短,限于手頭條件,我們只對MateBook進行了CineBench R15、3DMark(Sky Diver、Cloud Gate)以及CrystalDiskMark測試,實際游戲性能測試需要在稍后進行。結果顯示,我們拿到的這臺MateBook在CineBench R15中跑出來的CPU單線程成績為86cb,多線程部分164cb;在3D Mark的Sky Diver和Cloud Gate兩個測試場景中,MateBook的總分和顯卡部分得分分別為1712/1641、3413/4641;CrystalDiskMark中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420.4和425.1MB/s。
對于日常辦公、瀏覽網頁等使用場景來說,HUAWEI MateBook的性能還是夠用的,反正至少比Atom強多了,但應付修圖或者渲染轉碼以及視頻剪輯等重任就過于吃力了。
• 續航和發熱方面,如果只是像筆者這樣拿來使用Word等辦公軟件、瀏覽網頁的話,在50%的屏幕亮度下,不開啟Win10的節電模式,可續航5小時30分左右;如果開啟Win10的節電模式,續航時間就會延長到6小時30分左右。充電速度方面,武林網實測在亮屏情況下,從29%充到88%用時83分鐘,完整亮屏充電時間大概在2.5小時左右。
總結
在和HUAWEI MateBook相處不到一天時間,并用它處理完本文所有文字和圖片之后。筆者拿開頭拋出的問題反問自己,華為MateBook到底值不值得購買?對于和筆者一樣主要以日常辦公以及網頁瀏覽為主要用途的用戶而言,MateBook外在做工不俗、性能夠用、輕薄便攜、屏幕效果出色、續航中規中矩,鍵盤的手感也不錯,這些都是它吸引用戶的地方。如果華為能給它一個合理的定價,相信MateBook還會更具競爭力。
更新:HUAWEI MateBook國行版共有Core M3/M5/M7三種版本,Core M3版本配備4GB LPDDR3內存,128GB SSD固態硬盤,價格為4988元(送鍵盤保護殼);Core M5版本可選4GB/128GB或8GB/256GB,售價分別為6688和7388元(送鍵盤保護殼);Core M7版本采用8GB+256GB,價格為9688元(送鍵盤保護殼、手寫筆以及擴展塢)。配件方面,MateBook鍵盤售價為688元、手寫筆488元、擴展塢588元。
除了價格之外,HUAWEI MateBook還有兩點讓我猶豫的地方,其一是它支撐的穩定性和展開后所占的面積,如果是放在膝上使用的時候會讓人感覺有傾覆的風險,另外它所占空間的長度也超出了14英寸傳統筆記本;其二是拓展的的便利性,在你偶爾出門忘帶擴展塢的情況下可能非常無奈。所以,武林網認為,拋開價格因素,MateBook更適合以日常辦公等使用場景為主、有固定使用空間、而且對拓展性沒有太多需求(或主要訴諸于網絡傳輸方式解決)的用戶。
總體而言,初涉PC市場的華為憑借自己的功底和實力,確實拿出了一款較為成熟而且有不少“閃光點”的產品,它體現著華為對于未來PC產品的想象力,選擇以自己最擅長的高端商務市場為切入點,則是看到了該市場在手機之外的其他潛力,是一種繼續深耕該市場的行為,要說攪局甚至改變現有PC市場,的確還有些為時尚早。
相關推薦:
華為MateBook筆記本現場上手體驗測評
華為MateBook與Surface 3那個更好? 對比分析
華為Matebook與蘋果iPad Pro哪款更好? 全方位對比測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