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TOP級游戲本產品,一臺是掠奪者戰斧700,另外一臺是號稱能取代臺式PC的外星人a51m游戲本。那么這里兩款筆記本哪款性能更好,更值得買呢?下面就來了解下!
掠奪者戰斧700,在各方面的表現可謂是風光大顯,而最近也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對一名熱愛游戲的玩家談起電腦配置,他并不一定能懂,而如果對他說起外星人這個品牌,那他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最不濟的也能說出的兩種話:“貴到天際”和“牛bi”。
恰逢最近身邊的土豪大佬購買了一臺外星人a51m,那么掠奪者戰斧700和它比起來會不會弱?下面就來看看掠奪者戰斧700和外星人a51m對比區別,最后的結果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注明:所有測試中,掠奪者戰斧700均在“極刃模式”下開啟TURBO進行測試。)
何為“極刃模式”?之前關注過的小伙伴一定還有印象,我們來復習一下:掠奪者戰斧700有著全球首次將線性壓感軸應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設計,獨特的磁吸滑軌設計,鍵盤下拉之后,會有兩個風扇顯現于此,這時就是進入“極刃模式”了。更好的散熱性能也是可以讓游戲體驗更好,而不僅僅基于這點考慮,其實在開啟“極刃模式”后,也能給玩家帶來充滿儀式感的體驗,玩游戲時,這一改變也能更好的讓玩家進入“備戰”狀態,游戲感大大升級,這是任何廠商都不具備的創新設計,即使是外星人a51m也不例外。
極刃模式
硬件盤一盤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它們各自的硬件配置:
硬件信息 | |||||
---|---|---|---|---|---|
型號 | 掠奪者戰斧700 | 外星人a51m | |||
處理器型號 | Intle Core i9-9980HK | Intle Core i9-9900K | |||
主頻 | 2.40GHz | 3.60GHz | |||
顯卡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 |||
顯示屏 | 17.3英寸 144Hz IPS屏 1920×1080 | 17.3英寸 144Hz IPS屏 1920×1080 | |||
內存 | 64GB DDR4 | 64GB DDR4 | |||
固態硬盤 | 2TB | 1TB | |||
機械硬盤 | 2TB | 1TB | |||
價格 | 34999元 | 43999元 | |||
注:售價以9月3日京東商城售價為準 |
處理器:
i9-9900K和i9-9980HK首先毫無疑問都是非常niubility的處理器了,屬于出道就在頂端的強者,雙方都是八核心十六線程的怪獸,差距比較明顯的就是主頻相差多一些,功耗差距大一些,那么這些數據差在實際游戲中會不會很明顯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首先給大家看一下i9-9900K與i9-9980HK的性能在官網的數據:
光看數據還不夠直觀,直接打開R15進行一下測試,看一下他們的得分情況到底如何:
↑左邊為掠奪者戰斧700,右邊為外星人a51m↑
可以看出,在多核得分上,二者差距100分左右,并非太大,都有著非常好的水平。
顯卡
大部分游戲都是以顯卡性能為主的,在這點上外星人a51m和我們的掠奪者戰斧700都配備了RTX 2080的顯卡,這已經屬于目前移動端的頂級顯卡了,二者在這里互不讓步,都是頂配,贊一個!
然后我們再用3D Mark看看它們的表現,3D Mark可以看出CPU+GPU的綜合表現。
我們先看掠奪者戰斧700的表現:
再來是外星人a51m:
綜合分數上,掠奪者戰斧700以百分優勢略微領先一步,我們的掠奪者戰斧700就是好滴很呀。
內存方面
內存對于游戲玩家來說自然是越多越好,我們的掠奪者戰斧700配置了64GB的內存,而外星人a51m則是32GB內存,這一點上,掠奪者戰斧700有著明顯的優勢(別說后期還可加,再加不花錢的嘛?)
硬盤
當然,作為一名游戲玩家,日常就是不停的存存存游戲了,不論游戲大小,沒有幾百個也要有著好幾十個游戲,而如果是3A游戲的狂熱者,一個游戲動輒50GB的大小,就算是1TB的硬盤容量面對此情此景可能也會瑟瑟發抖,外星人a51m有著1+1一共2TB的容量提供給用戶,讓用戶的處境可以比較從容一些。而掠奪者戰斧700在這方面就像是個老手一般厲害的多,它有著2+2一共4TB的超大容量,面對各種大文件可以讓你更加從容地應對。
與此同時,我們對它們的固態硬盤能力進行了跑分,看看他們的硬盤怎么樣,以下是測試結果:
↑左邊2TB容量的為掠奪者戰斧700,右側1TB的為外星人a51m↑
我們一般看的是最下方的4K數值,數值越高越好,可以看出掠奪者戰斧700依舊比外星人a51m的表現好,甚至在4K寫入的跑分中,更是高了三分之一左右。
頂級配置,就要游戲至上
作為游戲本中的高端產品,自然是要看游戲表現了,我們進行一些游戲的跑分數據作為標準進行比試:
先把最終結果展示給大家,平均幀數已加紅,想要了解詳情的可以往下看:
游戲測試 | |||||
---|---|---|---|---|---|
型號 | 掠奪者戰斧700 | 外星人a51m | |||
孤島驚魂:新曙光 | 最高幀:141 最低幀:68 平均幀:93 | 最高幀:155 最低幀:72 平均幀:99 | |||
地鐵:離去(開啟光追) | 最高幀:108 最低幀:8 平均幀:67 | 最高幀:122 最低幀:8 平均幀:62 | |||
古墓麗影:暗影 | 最高幀:154 最低幀:76 平均幀:92 | 最高幀:141 最低幀:68 平均幀:82 | |||
刺客信條:奧德賽 | 最高幀:126 最低幀:32 平均幀:74 | 最高幀:129 最低幀:43 平均幀:71 |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每款游戲中,掠奪者戰斧700在游戲分數測試表現中,平均幀上感覺要比外星人a51m好一點,是不是很意外?在測試前期,我們都抱著或許掠奪者戰斧700會稍微弱一點的心態測試的,畢竟差價也有一萬,而外星人又是這么多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品牌,但是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掠奪者戰斧700在各種跑分上,基本都是壓著外星人的,這樣的結果的確是讓我驚了,那么測試過程中的幀率變化具體是什么樣的呢?有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首先是孤島驚魂:新曙光
兩臺機器我們都把畫質開到極高,1080P分辨率,關閉垂直同步。
先是掠奪者戰斧700的測試數據:
接下來我們看外星人a51m的表現:
在孤島驚魂:新曙光中,或許是因為前面的測試,外星人a51m都被壓著,有些不爽,所以它的平均幀上略微高于掠奪者戰斧700一點,不過互相都有著90幀+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地鐵:離去
同樣兩臺機器相同設置:畫質設定最高,開啟光追。
掠奪者戰斧700跑分圖:
外星人a51m跑分圖:
掠奪者戰斧700扳回一分,平均幀率要比外星人a51m高出6幀左右的水平,很是不錯。
古墓麗影:暗影
兩臺機器相同設置,畫質設定最高,分辨率1920x1080,關閉垂直同步。
雙方的抗鋸齒選項均開到SMAA4x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