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總線”這個名稱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時提出的概念,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大家誤認為這個名詞不過是外頻的另一個名稱。通常所說的外頻指的是CPU與主板連接的速度,這個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蕩速度基礎之上的,而前端總線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由于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于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總線頻率×數據位寬)÷8。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總線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667MHz、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前端總線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總線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總線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前端總線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芯片的總線。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前端總線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總線,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總線,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總線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總線主要看CPU就可以。前端總線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芯片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
北橋芯片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橋芯片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總線(FSB)連接到北橋芯片,進而通過北橋芯片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總線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總線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總線,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于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總線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總線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667MHz、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前端總線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F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總線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總線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顯然同等條件下,前端總線越快,系統性能越好。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