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筆記本玩家來說,安裝操作系統是很常見的操作,特別是在閃存和移動硬盤普及的當前,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上述設備安裝操作系統,而逐漸放棄容易損壞的光盤。但是面對如此多可以選擇的Windows7安裝介質,使用哪種介質安裝操作系統速度最快呢?不同介質之間花費的時間差異又是多少?
引入六種安裝介質
目前筆記本都支持USB-HDD方式啟動,借助這種啟動方式,用戶可以使用閃存、移動硬盤、外置移動光驅等設備安裝操作系統。為了貼近大家的使用需求,本次測試我不僅加入了傳統的光盤安裝方式,如筆記本自帶光驅、外置移動光驅(ASUS BW-12S1S-U),同時還加入了金士頓閃存(Mini Fun G2/8GB)、雜牌閃存(8GB)、內置機械硬盤的移動硬盤(硬盤型號為希捷ST95005620AS)、內置固態硬盤的移動硬盤(硬盤型號為金士頓SBVP325-S2/64GB)一共六種安裝介質,這些介質基本上代表了用戶安裝Windows7系統時會用到的設備。
此次測試,我們選擇了神舟優雅A460P-i3筆記本和3.1GB容量的Windows7系統ISO安裝文件進行測試(共1065個文件),利用V9.3 版UltraISO軟件的“寫入硬盤鏡像”功能(如下圖),將Windows7系統ISO安裝文件寫入待測試的介質中,計算從“Windows setup(EMS Enable)”界面到輸入用戶名畫面耗費的安裝時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安裝過程筆記本外接電源并使用筆記本的USB2.0接口。
小貼士:在使用UltraISO軟件往U盤或者移動硬盤寫入ISO鏡像的時候,最好臨時退出《金山毒霸》和《QQ安全管家》等安全防護軟件,避免寫入過程中報錯。
不同介質的讀取速度
為了了解不同介質的傳輸速度差異,我們在測試之前先對不同的安裝介質進行了傳輸速度測試,其中光驅實際拷貝速度會通過計算拷貝ISO文件的耗時來計算傳輸速度大小。此部分測試,我們將借助HD Tach和HD Tune Pro軟件進行,重點測試HD Tune Pro軟件讀取不同大小文件時的隨機傳輸速度,如4KB、64KB和1MB等文件大小,因為對于Windows7系統的安裝過程會涉及很多小文件的讀取操作。
見表1,通過測試可以看出,此部分測試中內置固態硬盤移動硬盤的讀取速度最快,其中讀取512bytes小文件時的傳輸速度為0.84MB/s,相對內置機械硬盤移動硬盤的0.028MB/s領先很多。在4KB、64KB文件讀取速度測試中,固態硬盤移動硬盤相對機械硬盤移動硬盤,在傳輸速度上同樣有大幅度的領先。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金士頓閃存的讀取速度非常快,在512bytes、4KB和64KB文件讀取速度上,和固體硬盤移動硬盤保持著較小的差距,實際上在后面的系統安裝測試過程中,金士頓閃存也體現出來了明顯的優勢。
至于筆記本內置光驅和12×光驅的文件拷貝速度對比,由于筆記本內置光驅最大的速度為8×,相對外置光驅的12×存在一定的性能差異,所以在實際的文件拷貝測試中,二者也存在很大的速度差異。
表1:不同安裝介質磁盤讀取速度對比(單位:MB/s) | ||||||
實際拷貝速度 | 平均讀寫速度 | 512bytes讀取速度 | 4KB讀取速度 | 64KB讀取速度 | 1MB讀取 | |
內置固態硬盤的移動硬盤 | / | 32.9 | 0.84 | 5.27 | 27.81 | 28.78 |
內置機械硬盤的移動硬盤 | / | 32.5 | 0.028 | 0.216 | 3.387 | 30.41 |
金士頓閃存 | / | 22.6 | 0.769 | 4.861 | 21.181 | 22.38 |
雜牌閃存 | / | 15.3 | 0.027 | 0.222 | 3.502 | 30.397 |
筆記本內置光驅 | 6.65MB/s | / | / | / | / | / |
12×外置光驅 | 10.8MB/s | / | / | / | / | / |
差異明顯的安裝時間
通過安裝測試可以看出,在安裝速度上,內置機械硬盤的移動硬盤速度居然是最慢的,16分9秒的成績和12×外置光驅耗費的時間基本接近。速度最快的兩種安裝介質分別是內置固態硬盤的移動硬盤和金士頓閃存,其中內置固態硬盤移動硬盤耗費的時間為12分10秒,是本次所有參測安裝介質中速度最快的,耗費的時間僅比金士頓閃存的12分50秒節省了40秒而已。同樣作為閃存,雜牌閃存的安裝時間還算讓人滿意,安裝完Windows7操作系統花費了15分55秒,相對內置機械硬盤的移動硬盤的16分9秒差距并不是太大。
不過在這里仍然需要提到的是,雜牌閃存的缺陷體現在閃存顆粒的性能和穩定性方面,一般寫入速度都很慢,而讀取速度則不會落后太多。事實上將ISO寫入雜牌閃存的過程中,耗費了接近20分鐘,而且多次出現刻錄錯誤的情況。雖然最終寫入成功,但是耗費刻錄時間比安裝Windows7耗費的時間還要長,這對于經常嘗試各種ISO文件版本的用戶來說,如此長的ISO刻錄時間不能不算是一種煎熬。相比之下,金士頓閃存寫入的速度就快很多,刻錄完ISO文件只花費了5分鐘。
至于傳統的光驅安盤方式,筆記本自帶光驅耗費的時間是所有參測介質中最慢的,耗費了18分55秒,而12×外置光驅由于讀取速度比筆記本光驅提升了一些,最終僅耗費了16分1秒完成了安裝,成績和內置機械硬盤移動硬盤的耗費時間十分接近,這點在上面已經提及。
表2:不同介質安裝Windows7耗費的時間統計 | ||
安裝Windows耗費的時間 | 解包過程耗費的時間 | |
內置固態硬盤的移動硬盤 | 12分10秒 | 5分8秒 |
內置機械硬盤的移動硬盤 | 16分9秒 | 6分5秒 |
金士頓閃存 | 12分50秒 | 4分46秒 |
雜牌閃存 | 15分55秒 | 6分1秒 |
筆記本內置光驅 | 18分55秒 | 8分47秒 |
12×外置光驅 | 16分1秒 | 7分30秒 |
小文件讀取速度制約安裝時間
只所以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安裝時間差異,我們需要從Windows7系統安裝機制說起。Windows7的安裝會分為5步,其中第二步為解包操作,說直白點就是將系統安裝文件從光盤、閃存、移動硬盤拷貝到筆記本的系統分區中并解壓縮,完成后然后再執行一系列后續配置操作,這點和Windows XP的安裝機制存在明顯的不同,所以甚至可以把Windows7的安裝過程看成是拷貝和解壓縮的過程。在安裝過程中,即便我在解包操作完成后立即拔掉安裝介質,Windows7也能順利完成安裝,而不會彈出找不到安裝文件的錯誤對話框。
所以Windows7安裝過程耗時多少取決于安裝介質的小文件讀取速度,如本次測試用到的固態硬盤移動硬盤、金士頓閃存。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受限于移動硬盤盒或USB2.0端口的性能限制,固態硬盤等設備無法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性能。何況在安裝Windows7系統的過程中,筆記本帶有的USB3.0接口因為缺乏驅動也是無法工作的。
所以,通過上面的測試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了Windows7系統的安裝機制以及影響安裝時間的核心所在,那么該選擇什么樣的Windows7安裝介質,大家此時已經心中有數了吧。
本篇文章出自《電腦報》2012年第13期(2012年04月02日出版)評測實驗室周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