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中將原7783換為薄片狀液態金屬,這種液態金屬據稱是銦、鉍和銅的合金,熔點59度,具有良好的浸潤性,熱傳導效率是傳統硅脂的10倍以上。篇末有高性能下的測試結果可與7783作比較。本篇中的操作及注意事項或可為想上液態金屬的朋友提供參考。
1、首先,準備好必備的材料及工具,開始拆機。拆機過程部分步驟與樓主上篇經驗相似,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本篇中不厭其煩再次著重強調。即充分斷電,拆除外置和內置電池,否則可能導致主板燒毀,有條件請戴防靜電手套操作;
2、不同機型拆機難易程度不同,相應機型請百度官方拆機指導書或網友的教程。本例中的筆記本,拆除后蓋兩顆螺絲,再采用對角線法則拆除CPU散熱上的四顆和風扇旁的一顆螺絲即可將整個散熱模組取下;
3、擦干凈CPU和GPU上的硅脂,可以順勢將硅脂擦到芯片與保護貼紙的縫隙中,再補充一些硅脂充分填充縫隙,本例中使用的7783比較干,正適合做封閉填充;
4、散熱銅片上的硅脂建議保留,只擦除芯片痕跡內的硅脂,可以在痕跡周圍薄薄添加一圈硅脂,算是第一重回形防護,防止液態金屬熔化后流出,若損壞主板,損失不可估量;
5、根據CPU和GPU芯片大小裁剪液態金屬片,一般一層即可,液態金屬有其良好的浸潤性,同硅脂一樣本身只起到填充芯片和散熱銅片間空隙的作用,故不在厚,覆蓋即可。注意如果原來的導熱介質不是硅脂,而是導熱墊的不適合上液態金屬!厚度不夠!
6、二重回形防護,用一種叫“面團”的可塑性極強的導熱硅脂圍繞芯片,同芯片等高或外圍略高出芯片一丟丟,充分做好防護措施。樓主沒買面團太貴,送的導熱墊又略厚,恰好樓主的CPU在主板下方,即使液金流出也不會流到主板上。不是這種結構的切不可偷懶省錢,因小失大;
7、三重防護,用送的高溫膠布蓋住芯片周圍主板上的部件,貼好,做好防護。樓主的防護措施到此結束,你可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等你做到防護十重山,縱使液金流出十重水也無所懼;
8、液態金屬片蓋好芯片,小心翼翼放上散熱模組,擰螺絲時注意依舊采用對角線多步法則,不要偷懶一次上緊,最后上緊的力度不可過大,擰不動即可,不可大力;
9、開機測試,高性能下壓力測試一刻鐘,CPU溫度與7783下差別不大,顯卡最高溫度降幅超過10度。相較于7783這種效果不錯的硅脂,液態金屬的優勢在于效果持久,可觀察實際情況長期不用更換,缺點就是導電需要充分做好防護。筆記本要想把四核i7溫度壓得很好看,雙風扇多熱管是必須的。相信再過兩年,非銳炬核顯追上中端獨顯時,會涌現出一些無獨顯、雙風扇壓四核i7的本子。
注意事項:不同結構的筆記本上液態金屬風險不同,需要一定經驗及充分的防護技術,慎用。
相關推薦:
筆記本怎么拆機清灰和更換散熱硅脂?
聯想t420筆記本怎么拆機清灰加散熱銅片?
cpu散熱器怎么安裝?inter原裝散熱器安裝的詳細教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