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將中國互聯網正式接通,從此插上了騰飛的翅膀。1995年,隨著Windows95的發布,電腦,作為當時唯一接連外面世界的圖形界面工具,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二十寒暑,滄桑巨變,今天我們就用獨特的視角回顧: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玩電腦有什么差別?
二十年前后:我們玩電腦的區別在哪里?
Windows 95:我們從這"開始"
1995年,微軟發布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操作系統Windows 95。不再需要在黑屏下敲字、不再需要記憶繁瑣的命令符,內置了IE瀏覽器,所有的這一些,只有要用鼠標點擊狀態條的“開始”按鍵即可。
開始進入系統后,藍天+白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圖形化界面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從這里我們學會了“開始”。
2015年:Windows 10
那個“開始菜單”,又正式歸位了。更炫的操作界面,更好的硬件加速、讓系統的整體流暢性顯得更高。全面支持移動端設備,支持觸控操作,還自帶聲音、商店……,然而,想玩的人越來越少!
軟盤:裝下一個時代
安裝游戲、聲卡、拷貝文件都需要軟盤
安裝游戲、文件、應用程度都需要一塊軟盤,3.5英寸、1.44MB的軟盤正是那個時代PC的標準的數據傳輸方式之一。1.44MB的容量在今天看來,不能再小了,但卻可以裝下一個時代。你還知道為什么電腦里的盤符從C盤開始,A盤跟B盤去哪呢?實際上,A盤和B盤都是專門預留給軟盤的標示符,其中A盤預留給3.5英寸軟盤,而B盤預留給5.25英寸軟盤,如果了解軟盤,并且有使用經歷的人,肯定對這個問題不會感到陌生。
U盤:
從功能和性能的角度來說,軟盤在U盤和移動硬盤面前,讀寫速度、存儲容量、便攜性等等方面都沒有絲毫優勝的可能。更小巧的體積、更快的傳輸速度、更大的存儲容量、更便宜的價格,U盤已經成為現在我們普通人必備的移動存儲工具之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