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萬變的IT世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然小編不是為了引用名言而引用名言,而是真的存在一個處在逆水行舟中的領域,那就是機械硬盤。作為三大件之一,機械硬盤的作用與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硬盤廠商紛紛站出來給大家一個說法了,出貨量驟減,增長乏力,到底是怎么了?
再鬧一場洪水才行?硬盤廠商過得不太行
1、硬盤出貨量大跳水
2015年4月份,兩大機械硬盤廠商希捷與西數分別發布了新財報。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出貨量一直比較平穩的兩大廠商,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卻同時出現了大跳水。
希捷與西數的最新出貨量均創洪災后新地
今年第一季度,希捷只出貨了5010萬塊機械硬盤,同比減少510萬塊,環比減少680萬塊,創造了近年來的新低。西數的硬盤出貨量也很慘,只有5450萬塊,同比少了590萬塊,環比少了650萬塊。兩大機械硬盤巨頭同時在這一季度出現了“大跳水”的情況。
平均價格反而提升了
雖然出貨量大跳水,但是硬盤平均價格卻逆市上提,希捷與西數的平均價格為62美元與61美元,是一年多來的新高。
2、原因何在?
遇上了傳統淡季
首先,每年的第一季度是傳統的銷售淡季。但這只是紙面的理由。更深層次可以看到,隨著網速的提升,加上網絡正版的呼聲,人們的錢包脹了,越來越多用戶傾向網絡在線欣賞高清視頻,同時高網速的前提下人們更舍得刪掉通關的游戲同時干脆用上網盤。加上硬盤的故障率不高,多年來硬盤保持TB級別不變,TB級硬盤持有率已經相當飽和,消費需求越來越低。賣不出,又想維持毛利率,自然出現低出貨高價格的狀況了。
SSD的沖擊
SSD對HDD的沖擊,是直接導致傳統硬盤硬盤出貨量銳減的直接原因。機械結構的硬傷,讓機械硬盤的性能在SSD面前不斷被放大。加上現在越來越多人的第一選擇是越來越便宜的SSD,而且筆記本的默認硬盤不斷被SSD蠶食,結果可想而知。預計不久的未來,SSD整體出貨量會超過HDD。
另外一個原因,每個人都感受到的,現在的人回家后碰的數碼產品都變成手機、平板,電腦逐漸被遺棄到一角。PC領域的慘淡,依然吃溫徹斯特結構老本的機械硬盤自然首當其沖。
3、出來混總要還
有意思的是,只有硬盤廠商將天災放大化,想想閃存工廠的火災
2012年,泰國洪災讓硬盤的價格水漲船高。洪災讓硬盤廠商從側面嘗到了搶錢的甜頭。洪災后,硬盤的價格因為廠商的無形手而沒有恢復到洪災前水平。但三年后,洪災的影響已經消退,硬盤廠商終于感受到萎靡的硬盤行業給自己帶來的沖擊。
所以,出來混還是要還的。機械硬盤的技術已經達到了飽和階段,性能因為機械結構而無法再提升,容量受制于人們的低需求而不再變革。猶如王小二過年,機械硬盤廠商的低谷,終究要面對。看著SSD領域的風生水起,只能默默羨慕了。
要想重新振興機械硬盤?別天天想洪災
要重新盤活機械硬盤市場?估計只有再來一發大洪水才行了,當然大家都懂小編的意思的。
4、寫在最后
有些事物就是如此的奇怪,數據是無價的,但是裝數據的硬盤是廉價的。無論怎么樣,硬盤廠商為人們的基本存儲需求出發,穩定至上,為消費者提供長效實用的機械硬盤。大家的命運都在你手中,千萬不要因為保修政策、固件們等不利事件而搞砸了大家無價的數據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