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電腦剛買回來的時候反應都非???,反應也很靈敏,用著倍爽??墒怯昧艘荒昊騼赡旰螅俣染鸵惶毂纫惶炻?,有時經常連一些網頁都打開比較慢,非常急人。瞬間,當初物超所值的感覺就消失了。那電腦為什么會越用越慢?到底大家有沒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呢?下面和武林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電腦不夠爽: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硬件問題:
硬件決定計算機的性能,一直被摩爾定律這無形之手支配著,隨著時間推移必定會被淘汰,所以硬件不可能像空調、洗衣機等3C電器那樣有保值性。所以,那一天總會來的。
CPU性能:落后整整一個時代了
CPU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分為浮點運算以及整點運算,最直接能感受出來的就是響應速度。比如打開一個程序、觀看文檔翻頁、多任務運行的等待時間等。我們知道,硬件都遵循摩爾定律進行更新換代,昨日的高端、今天的主流,明日的低端,就是硬件更新換代的表現。CPU的性能只能固定下來,而軟件游戲的發展是積極的,所以CPU性能總會遇上瓶頸。當然,沒有對比就很難感受到兩臺相隔五年以上的平臺的CPU差距,畢竟這涉及到用戶的先入為主的習慣問題。但是當你明顯感受到開機慢、打開程序慢、上網瀏覽翻頁卡頓、多開程序經常假死,你的CPU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內存性能不足:老電腦的通病
內存總是為大家所忽視,因為它對整機性能的影響遠比不上CPU與顯卡。不過,如果你裝上新系統、安裝新游戲卻彈出內存容量不足的警告,就感受到內存的重要性了。內存容量是固定的,所以在多任務或者系統與程序對內存容量的要求過高,那么導致要處理的數據無法放到內存,只能排隊等上一批數據處理好了再能進入內存中。所以,內存容量不足的具體表現就是,打開一個程序總是要等好幾分鐘,等到你有砸電腦的沖動。
軟件游戲功能技術越來越豐富,也就是要同時放到內存中給CPU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對內存容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流暢運行Windows 7至少要求2GB,而XP只需256MB等例子。
老舊機械硬盤:速度變慢主要元兇
從1973年至今,機械硬盤開始被溫徹斯特架構所支配。到21世紀的今天,硬盤被溫徹斯特支配的恐懼才開始顯露出來。君知道,與性能息息相關的硬盤轉速--7200轉的速度陪伴了我們從奔騰4到酷睿五代的光陰。
雖然說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械硬盤的單位面積存儲容量得到提高,我們可以享用到更高容量的硬盤,但是讀寫數據的速度、尋道的時間等并沒有太大突破。機械硬盤的運行主要是靠機械驅動頭,它必須在快速旋轉的磁盤上移動至訪問位置。從機械硬盤內部的構造可看出,物理旋轉的磁盤,等待主軸電機、磁頭和磁頭臂在碟片上找到數據位置,整個過程相當的繁瑣。換言之,在人類科技水平沒有重大突破之前,HDD的構造不會發生改變,工作機制不會產生重大變化,其性能也就不會太大的突破了。
在這個不進則退的硬件環境下,HDD已經成為木桶理論中短板,高性能存儲成為各行各業最迫切的需求。新一代存儲革命--SSD固態硬盤呼之欲出。存儲廠商紛紛另起爐灶,革溫徹斯特的命。
SSD是由控制芯片(主控)、緩存芯片(部分低端無緩存芯片)和用于存儲數據的閃存芯片(NAND Flash),主要以區塊寫入和抹除的方式來讀寫數據。它沒有任何的機械部件,無需進行復雜的機械運動,可以快速準確地訪問驅動器的任何位置。SSD的隨機數據訪問時間為0.1ms或更短,而傳統的2.5寸或3.5寸 HDD所用的時間約為10-14ms,SSD的數據訪問要比HDD快上100倍。如果你的電腦還在用機械硬盤,老抱怨慢慢慢,換一個SSD做系統盤,那種秒飛的感覺讓你終身愛上SSD。
不可忽視:硬件溫度是否過高
溫度對性能有影響嗎?這是肯定有的,現在的處理器為了防止CPU過熱,都設定了安全溫度區間,例如i5-4670K就設定了當溫度超過88℃時自動降頻。上圖為無風扇極限狀態下i5-4670K烤機測試,可以看到i5-4670K已經崩了兩個核心,CPU滿載頻率被限定在800MHz。此時雙核800MHz,性能自然可想而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