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大波即將在2016年上市的PC游戲,玩家期待的心情不言而喻,但內存不足、顯卡太老、硬盤容量小、沒有固態、主板不兼容、CPU過熱等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對于預算不太寬裕的玩家來說,組裝一臺高性價比的PC比買一臺高配品牌機要容易很多。
與品牌游戲主機不同,在中/高檔下流暢運行心愛的游戲,是眾多玩家唯一的目標。所以在硬件配置上不要一味追求極致,以下有兩種裝機配置提供參考。
CPU篇
參考配置中兩款CPU FX8300與I5-4570在銷量和性能上已經被眾多游戲玩家所認可,性價比也是同檔CPU中的佼佼者。
FX 8300是一款中檔八核處理器,使用AMD打樁機架構,默認頻率3.3GHz,最高加速頻率可到達4.2GHz,性能卓越價格低廉是它最大的亮點。老牌英特爾兒i5-4570擁有的Haswell框架更優于AMD,使得同等情況下功耗比FX要低11W,性能穩定、省電是i5-4570的優勢。除前兩款CPU以外,對于預算不夠的玩家,9月新上市的i3-6100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雖然在游戲流暢度上可能會出現問題,但是可以解一時之需。
顯卡篇
長期以來N卡逢6必是一款性價比不俗的中端顯卡,而競爭對手AMD幾乎熟悉了NVIDIA的套路,每一次產品迭代A/N卡都相互緊跟,爭奪市場占有率。這一次也不例外,在GTX960上市后,AMD也緊跟著發布了R9 380。從測評數據上看,在相同平臺運行《巫師3》時兩顯卡的平均幀數相差不大,但是R9在《GTA5》、《中土世界》等游戲中優勢逐漸明顯,平均幀數領先GTX960 5到7楨。在功耗對比方面,R9380與GTX980的空載功耗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在負載情況下R9380比GTX960高67W??梢夾MD的3A組合是性能優越廉價的不二之選,而酷睿i5的CPU與GTX960組合則以性能過硬、節能著稱。
內存篇
2014年9月DDR4問世,憑借更快的運算能力、更低的功耗、更大的容量以及Skylake平臺,DDR4取代DDR3以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從超能網給出的測評中來看,搭載DDR4的游戲主機與DDR3相比,游戲性能并沒有得到提升,原因在于目前的內存帶寬并不是系統性瓶頸,即使DDR4的實測帶寬確實大大高于DDR3,對于游戲來說也沒有什么差別。在價格方面,DDR4和與其適配的主板價格都偏高,所以DDR3目前仍然是玩家們不錯的選擇。
硬盤篇
固態/機械兩種硬盤的選擇方法有所區別。機械硬盤的選擇范圍比較廣泛,容量大小、品牌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參考配置選擇了希捷7200轉的機械硬盤主要是因為價格低廉;在選擇固態硬盤的時候,需要知道容量越大,IPOS性能越好,相同品牌的固態硬盤64GB、128GB、256GB容量 ,寫入速度分別為155MB/s、290MB/s、445MB/s。就性價比而言,時下120/128GB固態硬盤性價比是最高的。
電源篇
電源是電腦的動力來源,如果將CPU比作電腦的大腦,那么電源就是電腦的心臟。與普通主機不同,游戲主機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來維持工作,供電不足可能會導致主板或其他硬件損壞。4核的CPU與高端顯卡都是額定功率小于350w的電源無法滿足的設備。價格低廉又具備500w的額定功率的冷酷至尊戰斧二代電源是滿足兩款參考配置的實惠之選。目前比較流行幾款電源還有如航嘉的MVP600、海韻P-460FL,酷冷至尊V650S,玩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一步挑選。
機箱篇
機箱帥氣拉風的外形是不少玩家挑選的重要標準,但除了外觀帥氣以外還有三點需要注意。
散熱:CPU、顯卡容易過熱是游戲主機的通病,選擇頂部、前后有散熱通道的機箱可以大大提升CPU、顯卡的散熱速度。
防塵:精心配置的戰機,毀在纖塵上是玩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選擇帶有防塵網的機箱可以有效減少塵土進入機箱內部。
有容:對于多數游戲主板來說,它們身材都是比較大的,普通規格的機箱是容納不下的,要選擇大容量的機箱。另外從顯卡的發展趨勢來看,顯卡隨著性能的更新,尺寸也有所增長,要為以后更新顯卡留下更多空間。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