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現象:筆者的一位朋友曾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將臺式機CeleronⅡ566處理器運行于標準頻率下(沒有超頻),通過電吹風加熱到55℃(利用主板溫度監測功能得到),只要運行CPU占用率高的程序,一會就死機;而把CeleronⅡ566超頻到850MHz,系統溫度為50℃左右,運行QuakeIII十多分鐘才死機。估計此時溫度已經超過55℃,而其內核的溫度通過實測,發現已達到86.4℃。后來發現CPU在這樣的溫度下運行差一點就燒毀了。但他發現筆記本電腦卻沒有出現這種“表里不一”的問題。
故障分析:原來這是主板檢測到的CPU溫度迷惑了我們。其實現在臺式機主板報告的CPU溫度根本不是其內核溫度,因為臺式機主板常見的測溫探頭根本就沒有和CPU散熱片或CPU接觸,測量的只是CPU附近的空氣溫度。為什么筆記本電腦不會出現這種差異?原來筆記本電腦中對CPU測溫采用的是熱敏電阻,測溫點在CPU底部,如果直接讀數,其實溫度并沒有這么高,而其顯示的監控溫度經過了校正,比測量的溫度高,這樣就更加接近CPU的內核溫度。所以大部分筆記本電腦測試的CPU溫度是內核溫度,不會出現低溫下燒毀CPU的情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