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多核處理器已經非常流行了,在市場上幾乎已經買不到單核心的處理器了。不過雖然多核處理器性能夠強勁,但有的時候我們其實用不到那么多核心,尤其是買了Intel的Core i5/i7系列處理器或者AMD的AthlonⅡ/PhenomⅡ這些有4個及以上核心的處理器時,在低負載的時候也許會在BIOS里將之設置為雙核甚至單核處理器以降低功耗。不過這種在BIOS里屏蔽核心的做法究竟是不是有意義呢?瘋狂博士特地研究一番。
功耗分析
雖說由于制程的大幅度進步,現在的處理器和以前相比,功耗和發熱也都有了相當大程度的降低,而且Intel和AMD也都將它們各自的節能技術應用到處理器上。例如Intel就早已將增強型英特爾Speed Step技術應用到了桌面級處理器上,部分高端處理器還應用了能夠自動超頻的睿頻技術,從效果上來說增強型Speed Step技術能夠根據系統的負載對處理器的頻率進行調節,甚至能夠關閉部分處理器核心,以達到在不影響性能的基礎上節能降耗的目的。AMD也相應地有Cool ‘n’ Quiet和Turbo Core技術,同樣可以根據系統負載的需要降低或提升處理器的頻率,在不影響性能的基礎上節能降耗。
不過不管是升降頻率還是開閉核心,還是有很多用戶會有疑慮,在系統負載不高的時候,也會有關閉幾個核心更節能一些的想法。
功耗實測
博士以Intel和AMD的高端平臺為測試樣本,選擇酷睿i7 2600K和PhenomⅡ X6 1090T為測試對象,分別測試Intel和AMD的多核處理器在關閉不同數量核心后在日常的各種常見應用中的功耗變化,對于Intel處理器還測試關閉超線程對功耗的影響。本博士將具體測試分為五項,分別記錄開機三分鐘、開機后靜置十分鐘、播放碼率為32000Kbps的1080P視頻文件、運行大型DX11游戲《天堂2.5》、以及將碼率為32000Kbps、時長1分14秒、大小為159MB的1980×1080的視頻文件轉換成1280×800的視頻文件時的功耗,看看在日常應用中,關閉物理核心究竟能否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對于時間長度不變的應用,不記錄運行時間,而對于視頻轉碼這類時間長度有明顯變化的應用則同時記錄完成的時間。
由于日常的應用對于目前的中高端處理器來說并不能完全使所有核心都達到最高負荷,因此本博士特別加入了能夠讓每顆核心都全速工作的Cinebench 11.5對Intel和AMD的多核處理器進行比較性測試,看看在CPU滿載的情況下,關閉處理器物理核心是否對功耗有明顯影響。
在基準測試中本博士采用的是沒有通過80PLUS認證的大功率電源,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本博士在AMD平臺的測試中特別加入了采用了轉換效率更高的80PLUS銅牌認證電源的測試成績,以對比平臺功耗的變化。
Intel測試平臺
處理器:酷睿i7 2600K 主板:技嘉Z68A-D3H-B3 內存:宇瞻DDR3 1600 2GB×2 硬盤:希捷7200.12 1TB 顯卡:GeForce GTX 560Ti 顯示器:飛利浦240PW9 操作系統:Windows7 64Bit
Ultimate
AMD測試平臺
處理器:PhenomⅡ X6 1090T 主板:映泰TA880GU3+ 內存:宇瞻DDR3 1600 2GB×2 硬盤:希捷7200.12 1TB 顯卡:Radeon HD 6870 顯示器:飛利浦240PW9 操作系統:Windows7 64Bit
Ultimate
在開機進入系統測試項上,無論是否打開超線程、無論啟用的核心數有幾個,功耗都保持一致,沒有任何變化;系統靜置10分鐘后,開始出現了一些小變化,核心數量少的、關閉超線程的平臺,主機功耗有輕微的下降,不過幅度并不大;在播放1080P視頻的測試中整個平臺都經歷了功耗先提高到110W左右然后下降到73W左右穩定下來的過程,究其原因博士認為應該是前期程序載入帶來的功耗提升,不同核心數平臺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在運行大型3D游戲時也是這樣,運行大型3D游戲時系統的耗電大戶主要是顯卡,CPU核心數的變化無關大局,可以看到平臺的功耗差距也非常小。只有在對CPU負荷較大的視頻轉碼項目中可以看到減少物理核心數,平臺功耗有明顯降低——最高降低幅度接近20%,不過轉碼時間也大幅度延長——最高延長時間超過100%,即便計算多核心系統完成處理后的閑置時間,降低核心后的總能耗也大于開啟所有核心時的能耗。
從Intel平臺的整體測試結果來看,關閉處理器的物理核心并不能明顯達到降低功耗的作用,在某些應用中甚至會使總功耗增加不少(核心少了之后,睿頻頻率更高)。
和Intel平臺不同,AMD平臺在開機進入系統、系統靜置、播放1080P視頻以及運行大型3D游戲時,關閉處理器物理核心,功耗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過降低的幅度各有不同。在對CPU負荷較大的視頻轉碼項目中,和Intel平臺表現相同,減少物理核心數,平臺功耗有明顯降低——最高降低幅度超過30%,不過轉碼時間也大幅度延長——最高延長時間超過100%;和Intel平臺不同的是,在視頻轉碼測試項上,AMD平臺減少核心數能夠明顯降低能耗,計算多核心系統完成處理后的閑置時間,降低核心后的總能耗也小于開啟所有核心時的能耗,不過時間的大幅度增加會明顯降低工作效率。
從AMD平臺的整體測試結果來看,在日常操作中關閉處理器的物理核心并不能明顯達到降低功耗的作用,只有在視頻轉碼項上,關閉物理核心才能降低功耗,不過大幅延長處理時間耽誤的人工也非常大。
在Cinebench 11.5這種需要所有核心滿載運算的測試項上,我們同樣計算處理完成后的系統閑置功耗,Intel平臺的核心開啟越多總能耗越少,而AMD平臺在開啟或關閉物理核心后,總能耗的差距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瘋狂博士 多核處理器別關閉核心
通過本周對多核處理器平臺的功耗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在絕大多數日常應用情況下,開啟處理器的所有核心,功耗并沒有明顯變化,只有在視頻轉碼和圖像渲染應用中減少核心數能夠帶來系統功耗的降低,不過相應地,處理時間也大幅延長,總能耗算起來其實并不低,而且浪費了許多時間。即便AMD平臺在視頻處理項目中減少核心數能夠省一點電,但翻倍甚至數倍的處理時間也大幅提高了應用成本,因此本博士認為在日常操作環境中,開啟處理器的所有核心并不會明顯增大能耗,而且在部分應用中還能夠迅速完成工作進入閑置狀態,不僅節省處理的時間也更省電。而對于需要多核心滿載工作的項目,如圖像渲染,無論是Intel還是AMD平臺開啟全部核心都更劃算,當然本博士也建議大家開啟全部的處理器核心。
也就是說,關閉部分處理器核心以節省電能的說法是錯誤的,無論什么應用環境,本博士都推薦大家開啟處理器全部的核心,真的要想節能,還不如購買一款轉換效率更高的電源。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