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博士接到很多讀者咨詢選購CPU的電話,多數讀者的問題都是“這兩款處理器都是××GHz頻率的(或者頻率差不多),但價格差很多,我該怎么選?”這個問題問得好,在很早以前,CPU的頻率幾乎就是性能的代名詞,只要頻率高,性能就好——這是建立在CPU的架構設計都差不多的前提下,對現在的CPU來講卻不完全適用。OK,那么現在就讓本博士以一些當紅CPU為例來告訴大家,頻率之外的一些因素對主流CPU性能的影響,方便大家選購。
測試平臺
處理器:Athlon Ⅱ X2 250 Phenom Ⅱ X2 545 Core i3 540 Core i5 650
主板:AMD 880G
Intel H55 內存:金士頓DDR3 1600 2GB×2 顯卡:Radeon HD5850 1GB 電源:金河田860ELA 顯示器:長城A201 系統:Windows7旗艦版
同頻“U”,怎么選?
代表處理器:Athlon Ⅱ X2 250 Phenom Ⅱ X2 545
同樣是3GHz的雙核處理器,兩者的價格相差了近50%,讓我們來看看除了頻率外,它們還有哪些規格有差異。
首先兩者的核心代號就不同,Athlon Ⅱ X2與Athlon Ⅱ X3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是獨立設計的雙核架構,而Athlon Ⅱ X3使用的則是與Phenom Ⅱ相同的核心,只是對其中一些單元進行了屏蔽而已。
正是因為核心架構本來就不同,所以能很明顯地看到,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于緩存方面。Athlon Ⅱ X2 250 的二級緩存比Phenom Ⅱ X2 545多出1MB,但Phenom Ⅱ X2 545擁有高達6MB的三級緩存——這可是決定兩者性能差異的關鍵因素,Phenom Ⅱ X2 545貴出來的100多元錢就在這里了。讓我們用實際的測試來看看。
可以看到,即便是頻率完全相同,PhenomⅡ X2 545依然有很明顯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游戲方面,多數游戲都有20%~30%的性能提升,而主要依靠頻率和核心數量的辦公應用(PCMark測試)、高清播放、3D后期渲染、文件壓縮等等,PhenomⅡ X2 545的優勢并不明顯。另外,在功耗方面,6MB的三級緩存帶來了15%~21%的功耗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更高的發熱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