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高通、Ti、三星,韓國的Telechip算是ARM應用處理器中的少數派。它早在2003年便開始設計制造MP3的主控芯片,有著和飛利浦芯片齊名的地位,當時幾乎所有韓國品牌的MP3都采用Telechip主控芯片,連三星自己的MP3/MP4都全面向Telechip靠攏。即便是現在,Telechip的主控芯片在MP3/MP4等多媒體播放器上仍占據了主導地位,甚至在GPS、高清播放器上都可以看到Telechip芯片的身影。隨著iPad的火熱,擁有優秀視頻播放功能的Telechip主控芯片也越來越多地被不少廠商應用到平板中。
Telechip是韓國的一家MP3芯片研發公司,在MP3時代就一直堅持采用強大的32位ARM精簡指令集處理器(RISC)架構。以ARM為核心的主控芯片,是一種CPU型主控,如果是處理專門事務,比如某一種標準視頻解碼,在同樣主頻和晶體管數量下,CPU型主控比專門優化過的DSP型主控的效率要差些。但是CPU型主控的軟件編寫靈活,只需簡單更改軟件,就能處理多種多樣的事務,這是DSP型主控所沒法辦到的。CPU型主控可以通過提高CPU的頻率和規格來達到和DSP型主控一樣或更快的速度。
Telechip的這種堅持,讓它的MP3芯片的指令執行速度遠遠超過同類MP3主控芯片,在音視頻的播放性能上相當出色。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有TCC72X、TCC76X等,曾廣泛運用于各家MP3之上。比如臺電的T19和C150采用的芯片就是TCC760,iAudio的U3和I6采用的是TCC77X。而在MP4時代,Telechip的表現也相當搶眼,比如在2006年推出的TCC8200也是一款相當優秀的主控芯片,以執行速度快、系統穩定性強而著稱,速度遠遠超過同類主控芯片。
TCC8200是基于32位的ARM946E-S精簡指令集處理器核心,同時也有輔助的DSP處理器,用來專門優化MPEG4視頻播放。這種ARM+DSP結合的措施,使得TCC8200的視頻播放能力非常強大:可以同時支持MPEG4格式QVGA(320×240)分辨率 30fps播放,以及WMV9-sp格式QVGA 30fps播放,這在MP3主控中無疑是遙遙領先的。同時TCC8200主控在音視頻的播放性能上表現相當出眾,可支持WMA、MP3、ADPCM、IMA、Linear PCM格式編解碼。TCC8200經常被高端產品所應用,比如iRIVER的X20、臺電T39就是采用這款芯片。
后來Telechip針對MP4市場投放了一款TCC8901芯片。它采用ARM11+3D加速器主芯片架構,由于其系統處理和視頻處理是分開的,因此它的視頻性能相當強勁,比如支持視頻硬件解碼,幾乎兼容所有主流的視頻編碼格式,并同時支持HDMI輸出、OTG功能,各廠商還可以自己開發操作界面。TCC8901的出現馬上打破了720P高清機主宰多媒體市場的局面。目前國內不少MP4都采用此款芯片,比如歌美HD8800、昂達VX575和臺電T56等。看到它優異的視頻性能,甚至有些山寨廠商還移花接木地將它應用到低端平板產品之上。
不過TCC8901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傳輸速度、功耗控制等方面都不太令人滿意,而且由于不擁有GPU處理單元,在平板電腦上難免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因此,針對火熱的平板市場,Telechip在TCC8901基礎上推出了性能更強的TCC8902芯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