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產生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三個方面:元器件質量引起的故障,環境引發的故障和人為故障。
1.環境引發的故障。因外界環境引起的故障,一般是指人們在未知的情況下或不可預測、不可抗拒的情況下引起的。如雷擊、市電供電不穩定,它可能會直接損壞主板,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都沒有辦法預防;外界環境引起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因溫度、濕度和灰塵等引起的故障。這種情況表現出來的癥狀有:經常死機、重啟或有時能開機有時又不能開機等,從而造成機器的性能不穩定。
2.元器件質量引起的故障。這種故障在一些劣質的板子上比較常見,主是指主板的某個元器件因本身質量問題而損壞,導致主板的某部分功能無法正常使用,系統無法正常啟動,自檢過程中報錯等現象。
3.人為故障。有些朋友,電腦操作方面的知識懂得較少,在操作時不注意操作規范及安全,這樣對電腦的有些部件將會造成損傷。如帶電插拔設備及板卡,安裝設備及板卡時用力過度,造成設備接口、芯片和板卡等損傷或變形,從而引發故障。
當一臺電腦出現故障時,我們首先要來判斷故障的出處,特別是像主板這種較大的設備,單憑外在表現并不能很清楚的進行判斷故障的出處,這里就需要利用替換來詳細檢查故障的出處??梢园褢岩傻牟考玫胶玫碾娔X上去試,同時也可以把好的部件接到出故障的電腦上去試。如:內存在自檢時報錯或容量不對,就可以用此方法來判斷引起故障的真正元兇。
當確定為主板故障之后,我們便可以進一步的對主板故障進行排查與處理。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清理法、觀察法與軟件診斷法對主板進行處理。
清理法。當發現主板上積塵過多時,我們要先對主板進行清理。由于主板積塵過多,加之塵土吸附空氣中的水份,極容易造成主板無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可用毛刷清除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般接有很多的外接板卡,這些板卡的金手指部分可能被氧化,造成與主板接觸不良,這種問題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的氧化層。
觀察法。主要用到“看、摸”的技巧。在關閉電源的情況下,看各部件是否接插正確,電容、電阻引腳是否接觸良好,各部件表面是否有燒焦、開裂的現象,各個電路板上的銅箔是否有燒壞的痕跡。同時,可以用手去觸摸一些芯片的表面,看是否有非常發燙的現象。
復原法。對于一些更改了主板BIOS設置或對CPU超頻之后的主板,我們可以通過恢復主板的默認設置,來排除一些常見的故障。特別是死機、重新啟動這種故障,一般情況下是由于對CPU進行超頻后所造成的,將CPU改成默認的頻率后一般這種故障會消失。
開機無顯示的故障處理。
一般認為,開機無顯示故障是硬件引起,這種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檢修這類故障的時候,我們一般還是應該先從軟故障的角度入手解決問題。開機時,若電源指示燈沒有亮,一般應該懷疑外接電源沒有接好或電源有問題。若開機電源指示燈亮但無顯示,這種情況一般應按以下的順序去排查故障:
1.通過主板的跳線(一般在CMOS的電池旁邊,具體位置可以參看主板說明書)清除主板上CMOS原有的設置再開機。
2.重新安裝CPU后再開機。
3.將電腦硬件組成最小系統 后再開機。
在經過以上三個步驟后,若開機還是沒有顯示,這時可以在最小系統中拔掉內存。若開機報警,則說明主板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故障的懷疑重點應該放在其他設備上。若在拔掉內存后開機不報警,一般來說,故障可能出在主板上,這時只有把主板送到專業的維修點去維修。
開機有顯示但自檢無法通過的故障處理。
開機有顯示但自檢無法通過,這類故障一般都會有錯誤提示信息。我們在排除這類故障時,主要是根據該提示信息,找出故障點。但這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的某個部件損壞引起,多數應該屬于硬故障,但也不排除軟故障引起的可能。針對軟故障的排查,我們可以依照以下的順序進行:
1.檢查BIOS設置。主要是檢查因BIOS設置不正確引起的故障。首先可以嘗試清除CMOS,看故障是否消失。主板上一般都有清除CMOS的跳線,具體的位置可以參看主板說明書。同時也應該檢查BIOS中的設置是否與實際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盤參數、內存類型、CPU參數、顯示類型、溫度設置、啟動順序等)。最后可以根據需要更新BIOS來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2.部件的檢查。主要是針對連接在主板上的所有板卡、連接線和其他連接設備的檢查。檢查是否有短路、接插方法是否正確、接觸是否良好,可以通過重新插拔來解決一些故障。同時應檢查部件的后擋板尺寸是否合適,這可通過去掉后擋板檢查。還有對有些部件可以換個插槽和連接頭使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