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BIOS升級前的準備:找主板的信息。
①開機,計算機進行內存自檢時(屏幕左上角出現變化的字符串)按Pause鍵使屏幕暫停滾動觀察最下端有一排由數字字母符號組成(BIOS序列號)如:”10/16/97-i430TX-AL513X2A59If3Bc-00"(AWARD BIOS格式)或"40-01S5-ZZ1124-10101111-060691-OPWBSX-F"(AMI BIOS格式)若BIOS是AWARD格式,倒數第二位(AL513X2A59If3Bc)若是AWI可記錄完整序列號到相關站點升級。
②如果主BIOS 正常工作,則按照一般程序進行系統引導工作,屏幕顯示:“The Primary BIOS is ready”,表明主BIOS 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提示按F1 鍵可以進入BIOS 維護程序。
③如果在第①步檢測到主BIOS 失效,則會有短暫的黑屏,屏幕上出現“Primary BIOS is not ready”,這是提示用戶主BIOS 引導已經失效了。
④系統啟用備用BIOS,利用備用BIOS 繼續完成系統引導工作,屏幕出現“F1 to go to recovery utility”的提示,提供給用戶的一個選擇,用戶可以選擇是繼續完成系統引導還是立即修復主BIOS。
⑤如果用戶在第④步時沒有按下F1鍵,也就是選擇忽略主芯片的問題,系統將利用備用BIOS 完成引導工作。
⑥如果用戶在第④步時按下F1 鍵后,系統將調用BIOS修復工具,立即對主BIOS 進行修復,并且重新啟動,再按上述過程進行系統的引導工作,將一切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注意:在第①步中,如果主BIOS 正常而備用的BIOS 出了問題,系統也會提醒用戶,同樣,用戶也可以選擇是用主BIOS 來維持系統的運行,還是利用主BIOS 修復備用BIOS。
在維護程序中選擇“Recover Primary ROM from BACKUP ROM”,就可以通過刷新主BIOS 將其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不小心錯選成“將主BIOS 復制到后備BIOS”,維護程序會提醒操作錯誤,并拒絕這種行為,保證后備BIOS 不受損壞。當然,由于后備BIOS 也是可擦寫的,而且任何BIOS 操作都是對當前正在工作的BIOS 起作用,如果在主BIOS 被損壞,由后備BIOS 啟動機器時,不恢復主BIOS,又對后備BIOS 進行錯誤操作,就會損壞后備BIOS,導致無法啟動。雖然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極小,卻總是一種隱患。對此問題,1.3 版的BIOS 的維護程序中又增加了自動恢復、全面保護等新功能,使BIOS 意外損壞的可能性幾乎降低到了零。
為了保證升級在純DOS環境下進行,可準備一張啟動盤并拷貝上相應的升級程序,用軟盤開機,即可進入純DOS狀態。當然,也可以用硬盤來啟動機器,在機器啟動時,敲“F8”鍵,選擇“Command Prompt Only”進入純DOS 方式。從硬盤升級BIOS 的可靠系數會更高一些。
下面以Award 7.52 版的FLASH 升級程序為例,來說明一下具體的操作步驟。
(1)將RD2000 開關選擇至ORG 位置,然后啟動系統至純DOS 狀態下,運行FLASH 升級程序。
(2)進行BIOS 的備份,將主板上原BIOS ROM 芯片中的數據保存到磁盤上,退出升級程序。
(3)保持開機狀態,將RD2000 的選擇開關打至RD1的位置。
(4)重新執行FLASH升級程序,把步驟(2)所保存的BIOS數據寫入到RD2000 的ROM中,操作過程中不用關機。
1、編輯可執行文件法。前提是:主板BIOS中最重要的BLOCK模塊并沒有被破壞,而這一模塊本身就具有開機的功能,因此我們就可以通過編輯可執行文件,達到恢復BIOS的目的了。
1) 制做一張DOS系統盤,將該損壞主板型號的BIOS文件和驅動刷新BIOS的文件(一般都由AWARD提供,多數名稱就是AWARD.EXE)拷貝到該軟盤上。
2)在根目錄下編輯一個AUTO執行.BAT文件。在這個文件中,寫下如下幾行命令:
@echo off
a:/AWARD.exe XXXXXXX.bin ;XXXXXXX為該損壞主板的BIOS文件名
3)將電腦開機,插入該系統盤到軟驅中,只要你的軟驅不是損壞的,那么一般都能夠完成主板的BIOS修復工作。
這種方法,其實是利用了主板上CMOS芯片中除BIOS程序以外的BLOCK模塊的功能。根據IBM在1980年推出PC時制定的規則,電腦的主板在由BLOCK模塊引導開機時,必須由ISA顯卡驅動才能顯示出圖像。而且,BLOCK作為一個固定模塊,存儲在ROM中。由于CIH只能破壞EPRAM,因此對BLOCK無能為力,當然也就可以令我們輕松搞定恢復BIOS了。
2、熱插拔法:
注意,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對電腦硬件或者電子產品非常精通的人。
1)準備工具,一把螺絲刀(小號),一個攝子。
2)打開損壞電腦的機箱后蓋,將主板上的BIOS芯片用攝子和螺絲刀撬下來。注意,用力一定要均勻,千萬不要讓BIOS
芯片的40個插針出現斷針或者是扭曲。
3)以同樣的方法從另一臺同樣類型的主板上拆下一個沒有損壞的BIOS芯片,插在該損壞主板上。注意,在插的時候,
也要做到用力均勻。
4)開機進入DOS環境,執行AWARD.EXE,將該完整的BIOS芯片內容備份到一張軟盤上。
5)在開機狀態下,用螺絲刀將該主板上的BIOS芯片帶電拆下。這一過程千萬要注意的是,不要將螺絲刀的金屬部分觸
到主板的其它部分,否則容易使主板形成短路,造成主板的徹底損壞。
6)將損壞的BIOS芯片插入到該工作電腦的BIOS芯片槽中,再次執行AWARD.EXE文件,將剛才備份的文件回寫到該
BIOS芯片中。
7)重新啟動機器,如果機器仍然可以工作的化,那么就證明我們的BIOS修復成功。不過,最好進行到BIOS設置中,
調用默認的BIOS設置方式。再重新啟動一次,以便于機器能夠正常工作。
這種方法,是利用主板BIOS只是在每次開機或者啟動時驅動,其余時間都閑置的工作方式來完成主板BIOS芯片的修復的。不過,相比較前一種方法,它的危險系數相對大一些。因此,我們在這里不推薦您使用這種方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