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主板的散熱設計,主流大廠從來沒有放松過技術方面的開發,各種別出心裁的散熱方案層出不窮,不過多數是在散熱片上做文章。前不久Intel發布了Sandy Bridge平臺,新一代的P67主板也成為主板廠商顯示散熱設計實力的新主角,例如華碩就發布了一款身穿“防火裝甲”的P67主板,那么在這奇特的外觀設計之下,它到底有什么樣的秘密?從這樣的創意可以看出主板散熱設計有哪些重點?本期硬件X射線就為你解答。
主板穿裝甲 風道是關鍵
好好的主板,為什么非要給它穿上一件厚厚的“裝甲”?我們知道,多數主板都靠傳統的散熱片方案進行散熱,而主板安裝在機箱之內,從它上面的主要熱源(處理器、主板芯片、第三方控制芯片、內存等等)散發出的熱量,需要依靠機箱內的氣流帶走。不過,我們知道,由于主板在機箱內是“裸露”的,在它上方流動的氣流速度還不夠理想,而且受到各種板卡、電源線纜的阻擋,氣流也不是十分順暢,所以要改善主板散熱,除了在散熱片上做文章外,風道方面也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所以,這款P67主板上面酷酷的“裝甲”,就是為了改善主板散熱風道而設計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它具體的工作原理。
我們知道,主板上最主要的散熱氣流來源就是處理器風扇,雖然機箱風扇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氣流,但是風壓和風量都不及處理器風扇來得大,而且,就主板上的熱源來看,處理器供電電路、芯片組供電電路以及內存等發熱大戶都靠近處理器風扇,機箱風扇的確鞭長莫及,所以,只要充分利用好處理器風扇制造的散熱氣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整個主板的散熱環境。
給主板安裝“裝甲”之后,處理器散熱器(必須是直吹型,側吹型由于風向原因不能起到作用)產生的氣流進入“裝甲”之中,通過它預留的出風口吹向后方接口部分和上部MOS管位置的氣流可以照顧處理器供電電路的散熱,向下的氣流經過“裝甲”內部的導流板控制,可以照顧到主板芯片的散熱。另外,由于安裝了“裝甲”之后,相當于減小了主板表面的氣流流通空間,這就使得氣流的流動速度加快,風壓增加,能夠更快地帶走熱源散發出來的熱量。由于整個散熱氣流來自直吹式處理器散熱器,所以散熱器的風扇越強勁,使用導流“裝甲”和不使用的差別就越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