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動手編寫程序: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1; printf("a = %d/n", a); a = 2; printf("a = %d/n", a); return 0;}
運行結果:
a = 1a = 2
程序分析:
int a = 1;
定義了一個整型變量a,把1賦值給a。注意,C語言中的等號表示賦值,作用是把一個常量賦值給一個變量,這樣變量就獲得了一個臨時的固定值。
為什么說是臨時的呢?因為在把另一個常量2賦值給a的時候,a的值就變為了2,不再1了。
注意a = 2不要誤寫為int a = 2。第一次定義一個變量時,要把變量類型(比如int型)寫出來,下次再用到這個變量時,直接使用就行,不用再重新定義。加了類型就是重新定義,不加類型就是直接使用。
從程序的運行結果可以看出,a的第一次的值是1,第二次的值是2。可見a的值是可變的,所以稱a為變量。而相應的,1、2、A、B都是固定的值,被稱為常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