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數據結構遞歸之斐波那契數列
因為自己對遞歸還是不太熟練,于是做POJ1753的時候就很吃力,就是翻棋子直到棋盤上所有棋子的顏色一樣為止,求最少翻多少次,方法是枚舉遞歸。然后就打算先做另一道遞歸的題(從數組中取出n個元素的組合),但是同樣在遞歸的問題上不太理解。好吧,于是復習CPP,在第229頁的時候,看到了斐波那契數列,回想起之前做過的一道題目,發現可以用遞歸的方法來做。于是決定優化一下之前的代碼。
以下這段摘自《C primer plus》
斐波那契數列的定義如下: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字都是1,而后續的每個數字是其前兩個數字之和,例如,數列中前幾個數字是1,1,2,3,5,8和13。…下面我們創建一個函數,它接受一個正整數n作為參數,返回相應的斐波那契數值。
首先,關于遞歸深度,遞歸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如果調用Fibonacci(),當n為1或2時Fibonacci(n)應返回1;對于其他數值應返回Fibonacci(n-1)+Fibonacci(n-2);
long Fibonacci(n){ if (n > 2)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else return 1;}
然后是兔子總數問題。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三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每個月兔子對數為多少?
思考這道題的時候,如果你簡單的推算一下,會發現兔子每個月的對數就是斐波那契數列。
第一個月:1對;
第二個月:1對;
第三個月:2對;
第四個月:3對:
第五個月:5對:
第六個月:8對;
……
我之前做這道題的時候,覺得思路很簡單,就是從第三個月起,求每個月的兔子數時,只要把這個月的前兩個月總數相加。
這是我之前的代碼,用f1和f2表示月。:
#include<stdio.h>int main(){ int f1,f2; int month,ct; printf("請輸入月份:"); scanf("%d",&month); if(month<=2) printf("兩只。/n"); if (month > 2) { f1 = f2 = 1; ct = 0; while(ct < month -2){ f1 = f1+f2; ct += 1; f2 = f1+f2; ct += 1; } if (month %2 == 0){ printf("第 %d 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month,f2); } if (month %2 == 1){ printf("第 %d 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month,f1); } } return 0;}
其實這個代碼離遞歸就差一步,很接近了。但是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
這是我重新修改之后的代碼:
#include<stdio.h>long Fibonacci(n){ if (n > 2)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else return 1;}int main(){ long num; int month; printf("請輸入月份:"); scanf("%d",&month); num = Fibonacci(month); printf("這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num); return 0;}
只是很簡單的修改,但是代碼就整潔易懂了很多,也學到了新內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共勉。
如有疑問請留言或者到本站社區交流討論,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本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