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科學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叫做二進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字節,由8個位(8bit)組成一個字節(1Byte),用于表示計算機中的一個字符。bit(比特)與Byte(字節)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其換算關系為:1Byte=8bit;
同時記下如下的公式:
1Byte=8bit
1KByte=1024Byte
1MByte=1024KByte
2)bps與pps的概念
bps:bit per second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傳輸多少位的信息。網絡運營商所用的單位就是bps,比如我們常見的很多用戶從電信或網通辦理的2Madsl,這里的2M指的也就是2Mbps=0.25MBps=256KBps(也說明了用戶為什么用迅雷等軟件下載的時候2M為什么最大也就200多)
pps: Packet Per Second 包每秒即表示每秒轉發多少數據包。是路由設備性能的常用指標。
3)bps與pps之間的換算
由于以太網的包長是不定長的,因此,不同的包長在線速情況下的轉發能力是不一樣的。rfc2544也建議以下包長做為測試的標準, 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節。
此處給出千兆環境下有單向轉發包長為64字節的理論PPS
1Gbps = 1000M bits/((84字節)*8(bit 每字節))=1.488095 Mpps
(根據IEEE802.3規范, 100Mbps=100,000,000bps即以太網速率的單位是以10進制為單位的。)
根據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報文在發送之前,要先偵聽一段時間線路是否空閑,空閑才能發送。這個監聽時間為幀間隙(IPG Inter-Packet Gap),為發送12個字節的時間。為了能接受同步,在以太網幀結構前增加了8個字節的前導碼(Preamble),其中7個字節為AA(其二進制形式為01010101)用于與接收端同步,第8個字節為AB(幀定界符),用于定界,標明從現在開始后面的是以太網幀。所以,最短幀的實際長度為:
64字節+12(字節幀間隙)+8(前導碼)= 84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