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夏日即將來臨,那種炎熱讓人無法忍受,脫去厚重的裝束,換上清涼的服裝,在酷暑時節保持涼爽。逛街撐著遮陽傘,游玩抹點防曬霜,在烈日之下不被曬傷。人有脾氣,電子產品也有脾氣,面對高溫而發起火來可是很難琢磨的,就好如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出現問題,不好使的是電腦,著急的卻是你。
不管是輕薄筆記本還是游戲筆記本,它們都要面對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散熱。想要保證良好散熱對于高發熱硬件配置的游戲本本屬不易,而輕薄設計的筆記本在散熱空間方面有著明顯的狹窄,如果這時候再來點灰塵,那么高溫就會吞沒整臺電腦。太熱?死機?性能低下?散熱出現問題帶來的后果可不只只是這些。
為什么會出現散熱不暢等問題?這與電腦本身散熱設計和環境有關。前者無需過多解釋,筆記本電腦在出廠時都有自己的散熱系統,一開始就決定了散熱性能會有怎樣的表現。那么環境該如何解釋,實際上這可以歸結為用戶使用過程中留下的問題,比如灰塵。
拒絕高溫!手把手教你提高本本散熱效率
灰塵為什么會堆積?生活的環境質量不好直接影響了電子產品的壽命,其中主要的危害是空氣中細微顆粒,比如北京PM2.5如此之高,人受不了,筆記本電腦也受不了。因為電腦在工作時會有電流而產生靜電,風扇轉動空氣摩擦也會產生靜電,理論上灰塵是不容易堆積在一塊的,但是靜電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而且揮之不去。
因此,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的筆記本電腦,散熱風扇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積灰現象。原本粒粒分明的灰塵顆粒經過靜電的洗禮之后變成棉絮狀,從而堵塞散熱風口,造成散熱不暢問題。另外,處理器芯片表面的導熱硅脂也會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變干燥而使導熱性能變差,風扇也會因為壽命原因而風速大減,所以定期清理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模塊是有必要的。(筆記本電腦如還在保修期內,建議用戶去品牌官方售后清理灰塵,因為自行拆機會使機器失去保修)
清灰前注意 盡量在保修期內去售后
不同筆記本電腦有著不同的內部結構設計,有些機器會把散熱模塊露出來,支持簡易拆卸,拆解這些機器去清理灰塵會比較簡單,因為沒有拆除整機的風險??捎行┊a品卻是“全包”設計,廠商不希望用戶自行拆解而將核心硬件模塊藏在里面,無法實現簡易拆卸,面對這樣的機器我們只能將其全部拆解。
該機處理器位置有外殼包圍,因此更換硅脂需要整機拆解
拆機步驟與其他筆記本相同個,首先拆除底蓋固定螺絲
不同筆記本的外殼固定螺絲位置都不同
一般情況下電池艙內都會有固定螺絲
因為難度較高,所以不推薦一般用戶自行清灰,推薦到官方售后進行清灰行動。本篇文章就來拆解一款難度較高的機器,機型是出廠于2011年的聯想Y470,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年的保修期,因此拿這款算是熱門的產品來做示范,普遍性較強。該款機器支持用戶簡易拆解風扇清理灰塵,但是更換導熱硅脂需要將整機全部拆解。
拆機四大步驟 各機型操作大同小異
一般拆解筆記本的步驟:卸除固定螺絲,取下鍵盤,拿下C面面板,最后拿出整塊主板;當然也有些產品的拆機不一樣,有直接取下底蓋的,或者直接取下整個C面面板的。不過還好幾個步驟基本上都差不多,拆機邏輯就是前面提到的四大步驟,只要根據不同機型來轉換思路拆機就行。
有些產品C面不是一個整體,需要單獨拆卸部件
取下鍵盤一般情況都是拆機的首要,因為鍵盤下面有許多固定螺絲
鍵盤與主板的排線比較脆弱,拆機時需要小心輕拿
通常拆機過程中會遇到保修易碎貼,揭開它就會失去保修
拆卸掉C面面板后,拆機工作完成了50%
在拆機過程中或許會遇到保修易碎貼,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推薦還在保修期內的機器自行拆機,因為撕毀這張易碎貼就意味著保修失效,需要慎重考慮。當然,也有些產品的保修貼直接貼在最外面的固定螺絲位置,平時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小心。
小心拆主板散熱模塊注意放置角度
基本上拆除C面面板之后,再把主板拿出來就比較簡單了,只需要將一些部位的固定螺絲取下即可。當然,并不是所有機器都是一整塊主板,可能會有USB模塊等單獨放置,通過軟性PCB連接放置核心硬件的主板,所以這里需要根據不同機型來進行不同方式的拆機。
取下屏幕排線時需要注意,稍有不慎可能將其折斷
最后就能看到取下的主板全貌,各機型主板形狀做工各不相同
卸除處理器與獨立顯卡散熱銅管上的固定螺絲
這時是否看到了讓人惡心的毛茸茸的灰塵
拆卸主板時需要注意幾點:第一,主板取下后盡量放置在一塊較軟的平臺上,或者在主板下面墊一塊防靜電布,以免造成芯片、電容等元件的硬件損傷;第二,拆機之前就需要去除身上的靜電,在拆卸主板是就更加需要防靜電,一般佩戴靜電手環可以消除;第三,哪怕是有軟墊在主板之下,擰開固定螺絲時手法依舊需要輕,拒絕暴力行為。
清灰干凈利落 硅脂涂抹適量勿太多
接下來就是拆機的重點任務,清理散熱風扇中的灰塵與重新涂抹芯片上的導熱硅脂。涂抹導熱硅脂之前,需要將芯片上原硅脂或者硅膠清理干凈再進行涂抹,另外用于更換的硅脂有許多種,有半液體狀硅脂,也有塊狀硅膠,甚至還有金屬片,這里就需要根據用戶自己的需求來更換。
不是所有機器都配備獨立顯卡,但是清理原硅脂是必須的
清理硅脂時需要小心,別把芯片給刮傷了
清理散熱風扇最好將風扇取下,散熱銅管用來水洗
水洗銅管晾干后再把它與風扇重新組合,風扇單獨清理
硅脂需要涂抹均勻,請勿使用過多
如果把硅脂涂成這樣,那是該有多么暴力
上圖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把硅脂涂抹成這樣也算是有“水平”的,這樣可能適得其反,不僅沒有提高芯片的散熱效率,甚至可能淤積大量的熱量在硅脂上從而影響散熱。因此,硅脂涂抹不宜過多,適量蓋過芯片表面即可,另外注意水洗散熱銅管后必須晾干不留一點水分,否則會面臨燒機之禍。
回滾安裝機器 一些事項需要注意
清理完散熱風扇與銅管上的灰塵,同時重新涂抹發熱芯片上的硅脂之后,最后的步驟就是“完璧歸趙”。怎么拆的機器就怎么安裝回去,安裝步驟即是拆機步驟的逆行版,所以在拆機時記住順序同時規劃好固定螺絲的位置是有必要的,否則能拆卻回不去就悲劇了。
將主板原路返回,注意電容等元件位置,小心折斷
脆弱的屏幕排線依舊是安裝時的重中之重
最后總結注意事項:
第一,如果筆記本電腦還在保修期內,不推薦自行拆機以免失去保修資格,可以前往品牌官方售后進行灰塵清理,保修期內這項服務是一般都是免費的。
第二,不得以需要自行拆機時,注意保護措施比如佩戴防靜電手環等,以免機器損傷甚至是人身受傷。
第三,拆卸主板取下后盡量放置在一塊較軟的平臺上,或者在主板下面墊一塊防靜電布,以免造成芯片、電容等元件的硬件損傷。
第四,拆機時手法要輕柔,嚴禁暴力拆機。硅脂不宜涂抹過多,散熱銅管可水洗但請注意必須晾干才能裝回。
那么,本篇拆機清灰的教程就到這里結束了。夏日降至,高溫很快到來,讓我們自己和使用的電腦都保持涼爽是有必要的,天氣太熱火氣大容易出問題。高溫讓你煩躁而工作效率低下,也讓電腦煩躁經常來個死機,這就讓你更加的煩躁。提高工作效率,清灰行動靠自己。
延伸閱讀:手把手教你改裝游戲筆記本
當有人特意抱怨筆記本處理器運行效率低下時,處理器在后來就開始全面提速;當有人嫌棄筆記本硬盤性能太差運行速度太慢時,SSD+HDD雙硬盤方案讓瓶頸得以解決;再后來顯卡也有所提升,讓游戲不再卡頓,這就足夠了?筆記本顯卡終究不能與臺式機相比,于是擴展顯卡讓筆記本顯卡性能有了再次提升的機會。
或許我們還在為筆記本獨立顯卡的性能不給力而懊惱,不過擴展顯卡的到來讓我們有了新的選擇,單顯卡性能不足可以由雙顯卡來彌補。如今僅有少部分的筆記本原生配備雙顯卡,但是配備雙顯卡的筆記本之售價可并非普通消費者可以承受的,而且產品體積普遍大型。
如今的游戲配置要求越來越高,筆記本的顯卡性能瓶頸也越發增大,筆記本又不同于臺式機,顯卡定制則不能更換。所以對于已經購買筆記本電腦卻又對其游戲性能不滿意的用戶來說,更換主機不那么現實,但加一塊顯卡還是有可能的。
光驅變顯卡?雙GT650M游戲本改裝攻略
那么,筆記本擴展雙顯卡真的可行嗎?在此之前,我們需先了解筆記本擴展顯卡的一些信息,并非所有筆記本都能擴展雙顯卡,而擴展顯卡的概念還僅在起步狀態,到真正成為主流還需要較長的路要走。而本次為大家介紹的筆記本是聯想Y500,該機上市之初就提到了擴展雙顯的概念,它是怎么做到的,改造雙顯卡成本有多大呢?
■UltraBay擴展插槽,支持多種外接設備
本次用來進行雙顯卡改造的筆記本是聯想最新的Y500,這款筆記本官方提供了擴展功能,光驅位可以安裝普通的光驅和空的塑料盒(減重模塊),后期可以選擇的擴展設備是風扇、硬盤和UltraBay擴展顯卡。UltraBay擴展顯卡即是本次改造的重點。
UltraBay擴展顯卡,顯卡型號為GT 650M
UltraBay擴展口源于ThinkPad商用筆記本上特有一項功能,將其嫁接在IdeaPad全新的Y系列上,雖然提升了整機的擴展性能,但對于一款主打娛樂機型的15英寸機型來說,其他配置模塊游戲玩家可能并不感興趣,其中最值得一看也就是UltraBay所提供的外置顯卡功能。
擴展顯卡配備有獨立散熱系統
擴展顯卡接口:UltraBay
組成雙顯卡之后,外接獨立顯卡可與機身內部獨立顯卡組成SLI模式,充分發揮出兩款顯卡組合后的圖形處理性能。不過這需要更大功率的電源適配器,因此UltraBay擴展顯卡還隨機配備了一個170W大功率的電源適配器。
電源適配器更換前后體積差距大
聯想Y500原裝配備的電源適配器功率為120W,安裝雙顯卡后需要使用170W大功率的電源,從此處我們不難發現筆記本在改裝雙顯卡后功耗大增。不僅如此,適配器體積方面也有著明顯的變化,原先還算小巧的適配器被換成“龐然大物”。
■拆機裝顯卡,步驟要比想象中簡單許多
UltraBay擴展插槽原先是ThinkPad筆記本產品的特有,用于擴展塢等外接設備。本次應用于聯想Y系列,算是聯想內部的首次“合作”。由于UltraBay擴展插槽的帶寬較大,與thunderbolt相類似,并且支持PCI-E 8X總線,因此外接顯卡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安裝之前首先要卸除電池
卸除電池后我們可以看到光驅位鎖定開關
關掉鎖定后再打開Y500底部的光驅固定卡口即可拿出光驅
拿出光驅再將UltraBay擴展顯卡原路放回
最后依次鎖定光驅位,放回電池即可
這款進行改造用的UltraBay擴展顯卡實際上是聯想Y500定制產品,造型方面也是隨Y500整體而設計,由臺灣知名電腦電源廠商臺達電子生產。擴展雙顯卡需要主機有充足的內部空間并且設計有散熱風口,而散熱系統則需要擴展顯卡自身配備。
延伸閱讀:筆記本升級SSD詳細攻略
曾經有人抱怨處理器不給力,運行效率低下,于是乎后來處理器全面提速;曾經有人怒罵顯卡太差,游戲都不能流暢,于是乎后來顯卡性能也全面提升;再后來內存見處理器與顯卡都有提升,也升級了。那么,硬盤呢?保守了這么多年,SSD 固態硬盤的誕生終于讓這個曾經被稱為“性能瓶頸”的硬盤也有了翻身機會。
當我們還在為傳統筆記本硬盤性能不給力而懊惱的時候,SSD 固態硬盤的強勢登場讓我們有了新的選擇。而如今許多筆記本也開始配備固態硬盤,比如超極本,但是配備 SSD 固態硬盤的型號較之普通型號價格上漲不少,性價比頗低。于是乎,自行動手改裝筆記本硬盤成為現在的熱點話題。
筆記本升級固態硬盤詳細攻略
為了能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里活得自在,堅守過去的保守觀念現在看起來已經不那么靠譜了。想提速需動手,或者重新購買一臺筆記本。對于有一定動手能力的用戶來說,為自己的本本更換 SSD 固態硬盤還是很有誘惑力的,因為他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關于固態硬盤怎樣給力的事跡。
那么,筆記本升級 SSD 固態硬盤真的有必要嗎?在此之前,我們先教各位想要動手改裝筆記本的用戶如何更換硬盤,或者是組成雙硬盤。然后我們還將對升級前后進行對比測試,瞧瞧具體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是否升級硬盤就讓大家來自行決定。
· 主角登場:SSD 固態硬盤與測試平臺
SSD 固態硬盤除了 SATA 接口以外還有 PCI-E 接口的產品,不過這對于筆記本來說 PCI-E 接口的產品完全多余,因為那是針對臺式機的,即使它有更快的速度表現。本次測試使用的這款固態硬盤接口為 SATA 接口,而整體尺寸是 2.5 英寸,這樣正好符合筆記本的硬盤需求。
相比臺式機使用的 3.5 英寸硬盤,筆記本使用的 2.5 英寸硬盤有著更小的功耗、發熱量與噪聲。但就傳統的機械硬盤而言,性能方面就遠不如 3.5 英寸的產品,不過這對于 SSD 固態硬盤來說沒有問題可言,目前在售 SATA 接口的 SSD 固態硬盤基本上都是 2.5 英寸的,本次測試的這款也不例外。
測試用的固態硬盤,容量為 512 GB,采用 SATA-Ⅲ 接口
想要發揮 SSD 固態硬盤的全部性能,首先接口方面必須是 SATA-Ⅲ,而從目前 HM7 系列開始主板都提供有 SATA-Ⅲ,因此在升級 SSD 固態硬盤時,無需擔憂接口是否兼容。
測試平臺筆記本的硬件配置
為了便于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速度的對比,我們選用的測試平臺是一款主流筆記本,這款筆記本標配一塊 500GB5400 轉機械硬盤,容量方面與本次測試的 512GB 固態硬盤接近。兩者對比測試均在 Windows 8系統下進行,推薦安裝正版 Windows 8 操作系統以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 升級硬盤:讓 SSD 取代機械硬盤的地位
為筆記本升級固態硬盤有多種方式,其中最方便而且低成本的,就是讓 SSD 固態硬盤取代原先 HDD 機械硬盤的位置。這種更換硬盤的方式首先要找到硬盤位,一般筆記本都會有單獨的硬盤艙并有單獨的后蓋,當然也有一些一體后蓋設計的機型。本次更換硬盤的機型在硬盤區域有單獨的空間。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換硬盤之前,記得斷開電源并卸下電池。
首先卸除筆記本硬盤倉的固定螺絲
筆記本硬盤艙內全貌
卸下筆記本原裝的機械硬盤
將金屬支架與緩沖膠套安裝到 SSD 固態硬盤上
最后把固態硬盤安裝到硬盤艙中
讓 SSD 固態硬盤代替原裝 HDD 機械硬盤的好處是操作方便,而且除了購買 SSD 的費用之外,就不用再花什么錢了。不過,選用這種方式來升級硬盤將會失去原先的機械硬盤(機械硬盤只能變通過外置硬盤盒,變成 USB 移動硬盤來使用),畢竟 SSD 固態硬盤在容量價格比方面,還是完全不敵機械硬盤。因此,這里還有另外一種升級方式值得推薦,這也是許多用戶熱衷的方式:雙硬盤共存法。
· 熱門方法:雙硬盤共存而舍棄光驅
關于雙硬盤共存法,其實是將筆記本的光驅舍棄,再將 SSD 固態硬盤或者 HDD 機械硬盤轉移至此處。選擇這種方面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需要自購光驅位硬盤托架。首先了解下筆記本用 2.5 英寸硬盤的厚度,市面上有兩種厚度的硬盤:一種是 7 mm 型號,輕薄本使用(SSD 固態硬盤大部分是這個厚度);一種是 9 mm 型號,大部分筆記本使用以及移動硬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光驅位硬盤托架市面上也分為兩種:一種為 9 mm 型號,針對一些配備光驅的輕薄本;一種是 12 mm 型號,大部分筆記本均可使用。本次更換硬盤的筆記本配備的是 9 mm 厚度光驅。(購買前需自行測量)
卸除光驅固定螺絲并取下光驅
取下光驅前端的固定架以及外殼
將硬盤與固定架以及外殼裝到光驅位硬盤托架上
最后裝載完畢
其實雙硬盤共存法也沒有太大的難點,光驅外殼需要將光驅推出才能卸除。難點雖沒有但是要多花錢,光驅位硬盤托架需要自行另購,而且需要注意托架尺寸,分清 9 mm 與 12 mm 的型號,不然可裝不上去。至于是將 SSD 還是 HDD 放在光驅位的問題,推薦 SSD 裝在光驅位(若接口為 SATAⅢ),因為硬盤艙通常對機械硬盤都有防震措施保護,SSD 固態硬盤無需這項保護,放光驅位也不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