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融合、變形、觸摸”的概念盛行,無論是筆記本、平板電腦甚至是一體機都在“模糊”界限,以至于現在我們無法確定一款變形產品到底要歸到哪個品類,而這樣的趨勢不僅在逐漸改變人們對PC的一貫看法,同時也激勵著OEM廠商提升自身實力,開始專注創新。
在以觸控為主導方向的影響下,多形態多使用方式的產品遍地開花,它們當中有的是鍵盤與屏幕拆分式的,有的是屏幕翻轉式的,還有一些比較的特殊的摩天輪式和滑軌式,不可否認,關于變形產品的設計形態,每個PC廠商都在摸索中前進,但卻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當變形逐漸成為了PC業界主旋律的時候,由此誕生的產品也變得更有吸引力,就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這臺Hybrid PC——來自宏碁的Aspire R7(下文將簡稱為宏碁R7)。
宏碁 R7-571G-53338G75ass 圖片 系列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
雖然宏碁R7早已于今年5月份在紐約發布,但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還是在臺北電腦展上,當時被定位于其間的它無疑是最受矚目的產品之一,其新穎的雙軸設計、獨特的變形方式以及精致的機身做工是它驕傲的資本。現在這臺宏碁傾注了很多心血的機器來到了太平洋筆記本頻道,有了之前的擦肩而過,我更渴望這次的“促膝長談”。
宏碁Aspire R7四合一變形本硬件參數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5-3337U 主頻1.8GHz 睿頻2.6GHz |
內存 | 8GB DDR3 1600 |
顯卡 | Intel HD Graphics 4000+NVIDIA Geforce GT 750M |
屏幕 | 15.6英寸IPS屏 1920×1080分辨率 10點觸控 |
硬盤 | 750GB HDD |
重量 | 整機重量2.490Kg 旅行重量2.990Kg |
系統 | Windows 8 |
參考價格 | 新品未知 |
相信在此之前大家就已經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對宏碁R7的多模式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當然這也是本篇評測文章的介紹重點,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外觀設計,看看針對其獨特的變形方式,宏碁R7在傳統筆記本電腦的基礎上做出了怎樣的改變。
■ 宏碁R7:革命性的雙軸心設計
打開包裝箱后的第一眼,宏碁R7就帶來了強烈的金屬質感,工整的機身細節符合其旗艦級的定位,而從A殼的外形上我們就能夠發現它異于常規筆記本的元素:帶有Acer Logo的弧形板狀雙軸心支架就是連接鍵盤與屏幕的橋梁——它就是R7的精髓。
打開機身頂蓋,一體化過度的屏幕映入眼簾,其精致程度讓人不忍碰觸,極窄的邊框營造出簡潔唯美的感覺,當然它的實際顯示面積并非如想象般那么大,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設計和一些窄邊框的產品一致,而由于被一整塊玻璃覆蓋,宏碁R7的B殼沒有任何實體按鍵,Win鍵采用虛擬感應式設計,前置攝像頭及其指示燈也極其不顯眼,此外,在攝像頭的附近還隱藏著光線感應器。
宏碁R7采用了一塊15.6英寸的IPS顯示屏,1920×1080的分辨率在這種尺寸的屏幕上也相當合適,其顯示內容的細膩程度和色彩表現十分出色,尤其是在色彩斑斕的磁貼界面下。同時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觸摸感受,宏碁R7還支持10點觸控,通過實際使用,無論是響應速度還是靈敏度都十分優秀。
來到傳統的實體操作區域,鍵盤與觸控板位置的對調是宏碁R7另一個“讓人不解”的設計——開模的人是不是把圖紙看倒了?這當然是玩笑話,針對其獨特的變形方式,宏碁更多的是想傳遞弱化觸控板的概念,這樣的設計將鼓勵用戶以觸控的方式來進行人機交互,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依然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這主要體現了筆記本模式下。
當我們像使用一款傳統筆記本一樣來使用宏碁R7時,由于鍵盤更靠近身體,當在進行文字輸入的過程中穿插觸控板操作時,手掌會誤按到鍵盤,而如果要避免這種情況則必須使手臂處于懸空狀態,若頻繁如此,體驗將大打折扣,所以在筆記本模式下使用宏碁R7,外接鼠標絕對值得推薦。
而對于鍵盤操作來說,其與觸控板對調的設計讓很多人主觀上認為會影響手感,而對此宏碁將R7的鍵盤區域進行了下凹處理,一是可以避免在關閉頂蓋的時候按鍵擠壓屏幕,二則是讓手掌在自然使用狀態下與鍵盤盡量保持平行,實際使用起來完全不受影響。此外,我們還可以在鍵盤按鍵上發現一個細節,也就是通過Fn+F10可以關閉鍵盤功能,這一方面也更加體現了宏碁R7對觸控操作的重視。
宏碁R7整機采用全金屬材質打造,而且考慮到阻尼較大的軸心扭力彈簧設計以及變形時所需要的更為穩固的基礎,所以它的重量控制并不出色,與傳統的14英寸筆記本不相上下,厚度也中規中矩。
因為觸控板位置的改變,R7在傳統筆記本模式下使用時并不完美,而宏碁也在有意的弱化觸控板在整機中的地位,而其位置的改變也是為其特殊的變形方式讓路,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其創新的雙軸心式屏幕轉軸(Ezel Hinge)所帶來的不一樣的使用感受。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