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系統進程分析病毒
現在好多朋友都依賴殺毒軟件搞定電腦上的病毒。其實常見的幾種病毒喜歡假扮html' target='_blank'>系統文件,不管怎么樣,如果發現電腦出現異常先查看你的進程有沒有出現問題,常被病毒冒充的進程名有:svch0st.exe、schvost.exe、scvhost.exe。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查看系統進程,分析并發現病毒。
現在隨著Windows系統服務不斷增多,為了節省系統資源,微軟把很多服務做成共享方式,交由svchost.exe進程來啟動。我們一定要認識進程里面病毒常用的、迷惑大家的一些進程程序,做到有所防,也要有所知才行,下面舉的幾個小例子也是常見的幾種病毒喜歡的系統文件。
svchost.exe簡介
我們可以打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務,雙擊其中“ClipBook”服務,在其屬性面板中可以發現對應的可執行文件路徑為“C:/WINDOWS/system32/clipsrv.exe”。再雙擊“Alerter”服務,可以發現其可執行文件路徑為“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 -k LocalService”,而“Server”服務的可執行文件路徑為“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 -k netsvcs”。正是通過這種調用,可以省下不少系統資源,因此系統中出現多個svchost.exe,其實只是系統的服務而已。
在Windows2000系統中一般存在2個svchost.exe進程,一個是RPCSS(RemoteProcedureCall) 服務進程,另外一個則是由很多服務共享的一個svchost.exe;而在WindowsXP中,則一般有4個以上的svchost.exe服務進程。如果svchost.exe進程的數量多于5個,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病毒假冒的,檢測方法也很簡單,使用一些進程管理工具,例如Windows優化大師的進程管理功能,查看svchost.exe的可執行文件路徑,如果在“C:/WINDOWS/system32”目錄外,那么就可以判定是病毒了。
explorer.exe
常被病毒冒充的進程名有:iexplorer.exe、expiorer.exe、explore.exe。explorer.exe就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資源管理器”。如果在“任務管理器”中將explorer.exe進程結束,那么包括任務欄、桌面、以及打開的文件都會統統消失,單擊“任務管理器”→“文件”→“新建任務”,輸入“explorer.exe”后,消失的東西又重新回來了。explorer.exe進程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管理計算機中的資源。
explorer.exe進程默認是和系統一起啟動的,其對應可執行文件的路徑為“C:/Windows”目錄,除此之外則為病毒。
iexplore.exe
常被病毒冒充的進程名有:iexplorer.exe、iexploer.exei、explorer.exe進程和上文中的explorer.exe進程名很相像,因此比較容易搞混,其實iexplorer.exe是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所產生的進程,也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IE瀏覽器。知道作用后辨認起來應該就比較容易了,iexplorer.exe進程名的開頭為“ie”,就是IE瀏覽器的意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