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IP地址,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一些朋友對子網掩碼、IP地址段還是有一些疑問,所以今天武林技術頻道小編給大家帶來IP地址與子網掩碼的知識介紹。
一、IP地址與網絡分類?
(1)IP地址??
我們知道,不同的物理網絡技術有不同的編址方式;不同物理網絡中的主機,有不同的物理網絡地址。網間網技術是將不同物理網絡技術統一起來的高層軟件技術。網間網技術采用一種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為全網的每一網絡和每一主機都分配一個網間網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網絡地址的差異。?
IP協議提供一種全網間網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統一管理下進行地址分配,保證一個地址對應一臺網間網主機(包括網關),這樣物理地址的差異被IP層所屏蔽。IP層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網間網地址,又叫IP地址。它由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組成,統一網絡內的所有主機使用相同的網絡號,主機號是唯一的。?
IP地址是一個32為的二進制數,分成4個字段,每個字段8位。?
(2)三類主要的網絡地址?
我們知道,從LAN到WAN,不同種類網絡規模相差很大,必須區別對待。因此按網絡規模大小,將網絡地址分為主要的三類,如下:?
A類:??
0?1?2?3?8?16?24??
3?1?0網絡號主機號??
B類:??
1?0網絡號主機號??
C類:??
1?1?0網絡號主機號?
A類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個)主機數大于216的大型網,每個A類網絡可容納最多224臺主機;B類地址用于主機數介于28~216之間數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網,B類網絡最多214個;C類地址用于每個網絡只能容納28臺主機的大量小型網,C類網絡最多221個。?
除了以上A、B、C三個主類地址外,還有另外兩類地址,如下:??
D類:??
1?1?1?0多目地址?
?E類:??
1?1?1?1?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address)是比廣播地址稍弱的多點傳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傳輸技術。E類地址用于將來的擴展之用。?
(3)TCP/IP規定網絡地址?
除了一般地標識一臺主機外,還有幾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特殊形式。?
*廣播地址?
TCP/IP規定,主機號全為“1”的網絡地址用于廣播之用,叫做廣播地址。所謂廣播,指同時向網上所有主機發送報文。?
*有限廣播?
前面提到的廣播地址包含一個有效的網絡號和主機號,技術上稱為直接廣播(directed?boradcasting)地址。在網間網上的任何一點均可向其他任何網絡進行直接廣播,但直接廣播有一個缺點,就是要知道信宿網絡的網絡號。?
有時需要在本網絡內部廣播,但又不知道本網絡網絡號。TCP/IP規定,32比特全為“1”的網間網地址用于本網廣播,該地址叫做有限廣播地址(limited?broadcast?address)。?
*“0”地址?
TCP/IP協議規定,各位全為“0”的網絡號被解釋成“本”網絡。?
*回送地址?
A類網絡地址127是一個保留地址,用于網絡軟件測試以及本地機進程間通信,叫做回送地址(loopback?address)。無論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發送數據,協議軟件立即返回之,不進行任何網絡?
傳輸。?
TCP/IP協議規定,一、含網絡號127的分組不能出現在任何網絡上;二、主機和網關不能為該地址廣播任何尋徑信息。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主機號全“0”全“1”的地址在TCP/IP協議中有特殊含義,不能用作一臺主機的有效地址。??
二、子網掩碼?
(1)子網TCP/IP網間網技術產生于大型主流機環境中,它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當初的設計者們始料未及的。網間網規模的迅速擴展對IP地址模式的威脅并不是它不能保證主機地址的唯一性,而是會帶來兩方面的負擔:第一,巨大的網絡地址管理開銷;第二,網關尋徑急劇膨脹。其中第二點尤為突出,尋徑表的膨脹不僅會降低網關尋徑效率(甚至可能使尋徑表溢出,從而造成尋徑故障),更重要的是將增加內外部路徑刷新時的開銷,從而加重網絡負擔。?
因此,迫切需要尋求新的技術,以應付網間網規模增長帶來的問題。仔細分析發現,網間網規模的增長在內部主要表現為網絡地址的增減,因此解決問題的思路集中在:如何減少網絡地址。于是IP網絡?
地址的多重復用技術應運而生。通過復用技術,使若干物理網絡共享同一IP網絡地址,無疑將減?
少網絡地址數。?
子網編址(subnet?addressing)技術,又叫子網尋徑(subnet?routing),英文簡稱subnetting,是最廣泛使用的IP網絡地址復用方式,目前已經標準化,并成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一般的,32位的IP地址分為兩部分,即網絡號和主機號,我們分別把他們叫做IP地址的“網間網部分”和“本地部分”。子網編址技術將本地部分進一步劃分為“物理網絡”部分和“主機”部分,如圖:?
網間網部分物理網絡主機?
|←網間網部分→|←────本地部分─────→|??
其中“物理網絡”用于標識同一IP網絡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網絡,既是“子網”。?
(2)子網掩碼IP協議標準規定:每一個使用子網的網點都選擇一個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則對應IP地址中的某位為網絡地址(包括網間網部分和物理網絡號)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
某位置0,則對應IP地址中的某位為主機地址中的一位。例如位模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中,前三個字節全1,代表對應IP地址中最高的三個字節為網絡地址;后一個字節全0,代表對應IP地址中最后的一個字節為主機地址。這種位模式叫做子網模(subnet?mask)或“子網掩碼”。?
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點分整數表示法”來表示一個IP地址和子網掩碼,例如B類地址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為:?
255.255.25.0?IP協議關于子網掩碼的定義提供一種有趣的靈活性,允許子網掩碼中的“0”和“1”位不連續。但是,這樣的子網掩碼給分配主機地址和理解尋徑表都帶來一定困難,并且,極少的路由器支持在子網中使用低序或無序的位,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各網點采用連續方式的子網掩碼。像255.255.255.64和255.255.255.160等一類的子網掩碼不推薦使用。?
(3)子網掩碼與IP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結合使用,可以區分出一個網絡地址的網絡號和主機號。?
例如:有一個C類地址為:?
192.9.200.13其缺省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則它的網絡號和主機號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①將IP地址192.9.200.13轉換為二進制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
②將子網掩碼255.255.255.0轉換為二進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③將兩個二進制數邏輯與(AND)運算后得出的結果即為網絡部分?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AND?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結果為192.9.200.0,即網絡號為192.9.200.0。?
④將子網掩碼取反再與IP地址邏輯與(AND)后得到的結果即為主機部分?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AN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結果為0.0.0.13,即主機號為13。?
(4)子網掩碼與IP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結合使用,可以區分出一個網絡地址的網絡號和主機號。?
例如:有一個C類地址為:?
192.9.200.13?其缺省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則它的網絡號和主機號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①將IP地址192.9.200.13轉換為二進制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
②將子網掩碼255.255.255.0轉換為二進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③將兩個二進制數邏輯與(AND)運算后得出的結果即為網絡部分?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AND?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結果為192.9.200.0,即網絡號為192.9.200.0。?
④將子網掩碼取反再與IP地址邏輯與(AND)后得到的結果即為主機部分?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AN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結果為0.0.0.13,即主機號為13。?
三、子網劃分與實例根據以上分析,建議按以下步驟和實例定義子網掩碼。?
1、將要劃分的子網數目轉換為2的m次方。如要分8個子網,8=23。?
2、取上述要劃分子網數的2的m次方的冪。如23,即m=3。?
3、將上一步確定的冪m按高序占用主機地址m位后轉換為十進制。如m為3?則是111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224,即為最終確定的子網掩碼。如果是C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如果是B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如果是C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24.0.0。?
在這里,子網個數與占用主機地址位數有如下等式成立:2m=n。其中,m表示占用主機地址的位數;n表示劃分的子網個數。根據這些原則,將一個C類網絡分成4個子網。若我們用的網絡號為192.9.200,則該C類網內的主機IP地址就是192.9.200.1~192.9.200.254(因為全“0”和全“1”的主機地址有特殊含義,不作為有效的IP地址),現將網絡劃分為4個部分,按照以上步驟:?
4=22,取22的冪,即2,則二進制為11,占用主機地址的高序位即為110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192。這樣就可確定該子網掩碼為:192.9.200.192,4個子網的IP地址范圍分別為:?
二進制十進制??
①?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1??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111110??
192.9.200.1??
192.9.200.62??
②?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1000001??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1111110??
192.9.200.65??
192.9.200.126??
③?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0000001??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0111110??
192.9.200.129??
192.9.200.190??
④?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1000001??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1111110??
192.9.200.193??
192.9.200.254??
在此列出A、B、C三類網絡子網數目與子網掩碼的轉換表,以供參考。?
A類:??
子網數目?
?占用位數?
?子網掩碼?
?子網中主機數?
??
2?
?1?
?255.128.0.0?
?8,388,606?
??
4?
?2?
?255.192.0.0?
?4,194,302?
??
8?
?3?
?255.224.0.0?
?2,097,150?
??
16?
?4?
?255.240.0.0?
?1,048,574?
??
32?
?5?
?255.248.0.0?
?524,286?
??
64?
?6?
?255.252.0.0?
?262,142?
??
128?
?7?
?255.254.0.0?
?131,070?
??
128?
?8?
?255.255.0.0?
?65,534?
??
B類:??
子網數目?
?占用位數?
?子網掩碼?
?子網中主機數??
??
2?
?1?
?255.255.128.0?
?32766?
??
4?
?2?
?255.255.192.0?
?16382?
??
8?
?3?
?255.255.224.0?
?8190?
??
16?
?4?
?255.255.240.0?
?4094?
??
32?
?5?
?255.255.248.0?
?2046?
??
64?
?6?
?255.255.252.0?
?1022?
??
128?
?7?
?255.255.254.0?
?510?
??
256?
?8?
?255.255.255.0?
?254?
??
C類:??
子網數目?
?占用位數?
?子網掩碼?
?子網中主機數?
??
2?
?1?
?255.255.255.128?
?126?
??
4?
?2?
?255.255.255.192?
?62?
??
8?
?3?
?255.255.255.224?
?30?
??
16?
?4?
?255.255.255.240?
?14?
??
32?
?5?
?255.255.255.248?
?6?
??
64?
?6?
?255.255.255.252?
?2?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詳解IP地址與子網掩碼,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所以我們在學習內容的時候要認真,這樣能提高我們在工作中的效率,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武林技術頻道!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