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英國央行發布了RScoin,即英鎊的數字貨幣概念。瑞典央行受到國內現金使用下降的壓力,考慮發行數字貨幣。與此同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宣布將要發行國家數字貨幣,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么央媽,作為中國金融體系的大腦的央行,為什么要發行以國家信用背書的數字貨幣,法定的數字貨幣到底怎樣區別于現有的民間數字貨幣,數字貨幣規范化以后又為區塊鏈的應用打來了哪些機會?
今天將為您詳細解讀貨幣的前世今生,數字貨幣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改變和機遇。
筆者經過分析,認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將帶來深遠的影響,現有結論如下:
宏觀而言,未來金融體系將透明化。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能夠幫助監管當局更準確、更靈活地運用政策工具,追蹤資金流向。
同時,數字貨幣能夠幫助央行全面監測和評估金融風險,為金融體系提供一個透明化的賬本。加上大數據分析的介入,讓以前藏于暗處的偷稅、漏稅、腐敗、洗錢等非法交易無所遁形。
微觀而言,數字貨幣對各行業也帶來了挑戰和機遇。
第一,可以編程的數字貨幣能夠被指定用途和路徑。因此,對于借貸行業而言,貸款的去向會變得可以控制。
比如對于裝修類的借款,數字貨幣可以被限制只能打入裝修公司或者供應商的賬戶。在此情形下,即使沒有消費場景的借貸平臺,也能夠確保放出去的貸款不會用于高風險領域。因此,根據筆者的推測,數字貨幣能夠給未來的借貸類公司,包括商業銀行、現金貸公司等提供一個有效的風控手段。
第二,數字貨幣可以搭載智能合約,對于金融支付和清算體系的升級提供了可能性。
數字貨幣可以實現P2P的直接交易,不通過傳統的支付結算體系。因而整個支付清算產業鏈上的企業,比如支付寶錢包,這樣的業務會受到沖擊。
而基于數字貨幣的金融機構清算市場會迎來風口,比如萬向分布式資本投資的矩真區塊鏈專注于銀行間清算,布比區塊鏈投資的金股鏈專注于各類交易所的清算。
第三,數字貨幣通常存儲在數字錢包中。數字錢包具有保護數字現金安全的功能,而一旦密碼被盜,數字貨幣可能會被偷走,因此網絡安全的要求提升。
這就意味著未來維護數字錢包安全是很大的需求,網絡安全企業和金融基礎設施企業的市場前景會變得廣闊。
第四,數字貨幣由于其可溯源的特性,使得所有人的信用檔案和交易都可驗證。這有助于社會征信體系的建設,對于征信類的公司意義重大。
征信類的公司,可以通過對數字貨幣上搭載的交易信息的分析,實現征信檔案的整理和補全。同時,基于數字貨幣的征信數據也會變得更可信,成為金融機構風控的有效基礎。
相比傳統紙幣,數字貨幣有哪些優勢?
數字貨幣,也是區別與現有的電子貨幣的。未來的數字貨幣充滿科技感,將區塊鏈、移動支付、云計算、密碼學、安全芯片結合在一起的新一代信用貨幣。
首先,數字貨幣是加密貨幣,安全性高。目前的法幣,因其不可編程的局限,在防偽、溯源等環節耗費大量的成本。相比傳統的法幣,數字貨幣可溯源,造假難度大。
其次,數字貨幣是登記在區塊鏈上的虛擬資產,沒有物理機構,因而成本低廉。
央行貨幣研究所總架構師曾表示,央行一年花在人民幣押運上的成本是350億,每張百元人民幣的印刷和回收成本達到2元。算法貨幣的運用可以消除紙幣流通的成本。
除此以外,數字貨幣以計算機代碼的形式存在,可實現編程,從而智能化運行。也就是說,發行貨幣方可以規定貨幣的用途,比如慈善基金里的數字貨幣就只能用作指定的用途,不能被挪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