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基礎技術,本身并沒有稀缺性,其未來創造價值的廣闊空間是基于區塊鏈發展出來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區塊鏈本身。以比特幣為首的各種電子幣,目前都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發展出來的“文交所產品”。
簡而言之:區塊鏈是好技術,關鍵看怎么用;電子幣目前是空殼子,沒價值還狂炒;讓你看到的,不是郁金香泡沫,就是詐騙(稱不上金融)。
根據定義,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這種技術稀缺嗎?不稀缺。自區塊鏈被中國股市熱炒以來,已經連續多日有多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回應,除了撇清沒有區塊鏈應用的上市公司外,還是有很多上市公司表示在研究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這些上市公司分別在不同行業,有金融科技的,有互聯網游戲的,還有供應鏈金融的。由此可見,區塊鏈技術,并非難以掌握的獨門技術。
區塊鏈的優勢和特點是什么呢?第一,去中心化,也就是定義中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和點對點傳輸;第二,不可隨意篡改,就是定義中的共識機制,包括規則和文件等;第三,安全,就是加密算法,包括非對稱加密、橢圓曲線加密等算法確保了應用的安全。
區塊鏈應用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呢?非常多。這里可以虛擬一個例子。比如,我邀請了幾個產業界、金融界和財經界的權威人物組建了一個共享交流朋友圈,這個朋友圈的建立用的是區塊鏈技術,也就是大家都有交流的終端應用,但數據不會像微信一樣必須通過騰訊公司,而都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通訊硬件和軟件上傳輸交流。這個朋友圈設立了一個規則,就是初始邀請的100位人士,各自擁有1個席位,未來每年只能增加5個席位。這個朋友圈用的是獨特的加密技術,以至于其中的聊天文件不會被監控和偷窺,誰把聊天記錄信息透露出去,所有人都能知道。
于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密閉的,類似于“骷髏會”的圈子。圈子內的成員通過信息共享,交流著產業、宏觀、金融、投資等各種信息,進入這個圈子就意味著可以擁有領先于金融市場交易的優勢。經過不脛而走的坊間傳聞和市場宣傳,想進入這個圈子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圈外的人完全無法獲得圈內的消息,圈內的消息也因為區塊鏈技術而不會被分享出去。
想進這個圈子的人越來越多,席位就待價而沽了,于是每個席位對應發行了一個席位幣,這個席位幣對應的是進圈子的資格。100個初創會員自己估值每個席位價值一百萬,然后每年新增的5個席位拿去市場流通。很多人都想著進這個圈子,于是開始交易(炒作)這每年新增的5個席位所代表的席位幣。
為什么這席位幣值錢呢?圈子里的信息值錢,能和各界頂尖人士交流,去中心化不怕被監控,交流的信息不會被外傳肯定領先有效,關鍵是每年才增加5個,不會濫發很稀缺啊。
舉了這個例子,是為了告訴公眾和廣大投資者區塊鏈的應用和電子幣的產生,也由此可以理解區塊鏈的真正意義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基于技術構建的商業模式,而區塊鏈產生的電子幣,固然有其稀缺性,但核心價值在于其掛鉤的底層資產。
那么投資區塊鏈和電子幣,就可以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己選擇的股票在通過區塊鏈應用方面,構建了一種什么樣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除了區塊鏈以外的不可復制的優勢是什么?投資電子幣只需要問一個問題,它掛鉤的底層資產是什么。
第一個問題,不同的上市公司,不同的非上市公司,都在探索和摸索階段,這是個值得研究和跟蹤的問題,也是未來能夠發現很大的商業價值和投資價值的可能。第二個問題,直接了當地說,就是目前幾乎所有的電子幣,都是泡沫。
電子幣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就是前兩年市場流行非常廣泛的,并衍生出很多詐騙的“文交所”模式,即莊家將幾個“藝術品”打包成一個資產包,然后分割成若干份,發行人自己拿50%,分銷給市場營銷和造勢者30%,通過電話營銷等獲取的客戶或投資者分攤20%流通股,然后上市交易。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藝術品”估值既可以隨意估,分割成若干份后也無法收集全,“藝術品”本身的作用除了被炒作外,和一塊路邊的石頭無異。在價格被炒高后,莊家和營銷造勢者將手里的籌碼拋售給電話營銷來的投資者。
在上述朋友圈的例子中,當席位幣被炒到標價一個億后,100位初創者將手里的席位直接拋售給瘋搶的投資者,接著另建了一個朋友圈,換個地方再來收割一輪。
比特幣稀缺嗎?按照它的規則是稀缺的。它掛鉤什么底層資產了?沒有。那它和其他濫發的電子幣有什么區別呢?先驅。同類型電子幣稀缺嗎?每種都稀缺,但可以給你無數種??梢源娣◣艈?除非掛鉤政府信用,但稀缺的貨幣永遠不可能成為法幣,否則黃金就不會被淘汰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