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公用派生類才是基類真正的子類型,它完整地繼承了基類的功能?;惻c派生類對象之間有賦值兼容關系,由于派生類中包含從基類繼承的成員,因此可以將派生類的值賦給基類對象,在用到基類對象的時候可以用其子類對象代替。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派生類對象可以向基類對象賦值。
可以用子類(即公用派生類)對象對其基類對象賦值。如
A a1; //定義基類A對象a1
B b1; //定義類A的公用派生類B的對象b1
a1=b1; //用派生類B對象b1對基類對象a1賦值
在賦值時舍棄派生類自己的成員。
實際上,所謂賦值只是對數據成員賦值,對成員函數不存在賦值問題。請注意: 賦值后不能企圖通過對象a1去訪問派生類對象b1的成員,因為b1的成員與a1的成員是不同的。
假設age是派生類B中增加的公用數據成員,分析下面的用法:
a1.age=23;//錯誤,a1中不包含派生類中增加的成員
b1.age=21; //正確,b1中包含派生類中增加的成員
應當注意,子類型關系是單向的、不可逆的。B是A的子類型,不能說A是B的子類型。
只能用子類對象對其基類對象賦值,而不能用基類對象對其子類對象賦值,理由是顯然的,因為基類對象不包含派生類的成員,無法對派生類的成員賦值。同理,同一基類的不同派生類對象之間也不能賦值。
派生類對象可以替代基類對象向基類對象的引用進行賦值或初始化。
如已定義了基類A對象a1,可以定義a1的引用變量:
A a1; //定義基類A對象a1
B b1; //定義公用派生類B對象b1
A& r=a1; //定義基類A對象的引用變量r,并用a1對其初始化
這時,引用變量r是a1的別名,r和a1共享同一段存儲單元。也可以用子類對象初始化引用變量r,將上面最后一行改為
A& r=b1;//定義基類A對象的引用變量r,并用派生類B對象b1//對其初始化
或者保留上面第3行“A& r=a1;”,而對r重新賦值:
r=b1;//用派生類B對象b1對a1的引用變量r賦值
注意: 此時r并不是b1的別名,也不與b1共享同一段存儲單元。它只是b1中基類部分的別名,r與b1中基類部分共享同一段存儲單元,r與b1具有相同的起始地址。
如果函數的參數是基類對象或基類對象的引用,相應的實參可以用子類對象。如有一函數
很多讀者會認為: 在派生類中有兩個同名的display成員函數,根據同名覆蓋的規則,被調用的應當是派生類Graduate對象的display函數,在執行Graduate::display函數過程中調用Student::display函數,輸出num,name,score,然后再輸出pay的值。
事實上這種推論是錯誤的,先看看程序的輸出結果:
num:1001
name:Li
score:87.5
num:2001
name:wang
score:98.5
并沒有輸出pay的值。
問題在于pt是指向Student類對象的指針變量,即使讓它指向了grad1,但實際上pt指向的是grad1中從基類繼承的部分。
通過指向基類對象的指針,只能訪問派生類中的基類成員,而不能訪問派生類增加的成員。所以pt->display()調用的不是派生類Graduate對象所增加的display函數,而是基類的display函數,所以只輸出研究生grad1的num,name,score3個數據。
如果想通過指針輸出研究生grad1的pay,可以另設一個指向派生類對象的指針變量ptr,使它指向grad1,然后用ptr->display()調用派生類對象的display函數。但這不大方便。
通過本例可以看到: 用指向基類對象的指針變量指向子類對象是合法的、安全的,不會出現編譯上的錯誤。但在應用上卻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希望,人們有時希望通過使用基類指針能夠調用基類和子類對象的成員。
我們會在下一講解決這個問題,辦法是使用虛函數和多態性,更多精彩內容,盡在https://js.Vevb.com。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