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通過在一段示例代碼中發現的問題,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中的連接符(+、+=),下面話不多說,來看詳細的介紹吧。
假設有下面一段代碼:
a = [1, 2, 3, 4]b = [5, 6, 7, 8, 9]c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for item in (a, b, c): item += [0] * (10 - len(item))print aprint bprint c
這段代碼的意思是,有三個列表,需要在長度不為 10 的列表尾部填充 0,讓其長度變為10。
輸出如下:
[1, 2, 3, 4, 0, 0, 0, 0, 0, 0][5, 6, 7, 8, 9, 0, 0, 0, 0, 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這里沒什么問題,一切正常。但是,現在變了需求,需要在長度不為 10 的列表的前面填充 0。
那么,我們嘗試做如下的改動:
a = [1, 2, 3, 4]b = [5, 6, 7, 8, 9]c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for item in (a, b, c): item = [0] * (10 - len(item)) + itemprint aprint bprint c
直接來看一下輸出:
[1, 2, 3, 4][5, 6, 7, 8, 9][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結果卻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如果你沒有發現問題的所在,就繼續往下看吧。當然,如果你已經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那就不需要在這里浪費時間了。
按照我們固有的思維,上面的方法是可行,例如下面的實例:
>>> l = [1, 2, 3, 4, 5]>>> l = [0]*5 + l>>> l[0, 0, 0, 0, 0, 1, 2, 3, 4, 5]
這樣的操作讓列表如愿以償的得到我們所期望的改變。
但是,如果我們在其中多加幾個步驟呢:
>>> l = [1, 2, 3, 4, 5]>>> id(l)139935500860952>>> l = [0]*5 + l>>> l[0, 0, 0, 0, 0, 1, 2, 3, 4, 5]>>> id(l)139935500783272
到此,是不是已經看出問題所在了呢。通過 id()
方法的輸出可以看到,后邊的 “l” 已經不是前邊的 “l” 了。
再看看下邊的例子:
>>> l = [1, 2, 3, 4, 5]>>> id(l)139935500861024>>> l += [0]*5>>> l[1, 2, 3, 4, 5, 0, 0, 0, 0, 0]>>> id(l)139935500861024
當用 += 時, “l” 前后是一個。此時,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文章開頭的例子并非莫名其妙,而是有原因的。
別著急,我們再來看看例子:
>>> t = (1, 2, 3, 4, 5)>>> id(t)139935501840656>>> t += (0,)*5>>> t(1, 2, 3, 4, 5, 0, 0, 0, 0, 0)>>> id(t)139935502151336
可以看到,當我們把列表換成元組時,結果又發生了變化。
那么我們對元組使用 + 操作呢:
>>> t = (1, 2, 3, 4, 5)>>> id(t)139935501081200>>> t = (0,)*5 + t>>> t(0, 0, 0, 0, 0, 1, 2, 3, 4, 5)>>> id(t)139935502151336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