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Flask框架響應、調度方法和藍圖操作。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響應
像現在大部分的互聯網應用用的數據傳輸格式都是JSON,當用戶訪問一個URL,我們如何通過Flask返回JSON的響應:
普通做法:
@app.route("/")def showInfo(): return jsonify({"name":"老王","age":18})
當我們的應用有大量的URL時,我們需要每次都用jsonify轉換一下,不免覺得繁瑣。此時會有人說,可以定義一個公共方法,將轉換都在這個方法中實現就好了。這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還有一種方法讓Flask自動幫我們做這些工作:
from flask import Response,jsonifyclass JSONResponse(Response): @classmethod def force_type(cls,response,environ=None): if isinstance(response,dict): response = jsonify(response) return super(JSONResponse,cls).force_type(response,environ)app.response_class = JSONResponse@app.route("/")def showInfo(): return {"name":"老王","age":18}
調度方法
flask.views.MethodView
對每個HTTP方法執行不同的函數(映射到對應方法的小寫的同名方法上),這對RESTful API尤其有用。
from flask.views import MethodViewclass UserAPI(MethodView): def get(self): return jsonify({"method":"get"}) def post(self): return jsonify({"method":"post"})app.add_url_rule("/user",view_func=UserAPI.as_view("userview"))
當用戶使用GET或POST請求http://localhost:5000/user時,會執行UserAPI中相應get,post函數。
藍圖
藍圖實現了應用的模塊化,使用藍圖讓應用層次清晰,開發者可以更容易的開發和維護項目。藍圖通常作用于相同的URL前綴。比如/user/item、/user/info這樣的地址,都以/user開頭,那么他們就可以放在一個模塊中??慈缦吕?
### xxx.pyfrom flask import Blueprintuser = Blueprint("user",__name__)@user.route("/info")def info(): return "User Info"#######分割線#######from xxx import userapp.register_blueprint(user,url_prefix="/user")
當用戶請求http://localhost:5000/user/info時,就會返回”User Info”信息,效果與Django中的include類似。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基于Flask框架的Python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