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名的兩個基本原則
1、含義清晰,不易混淆;
2、不和其它模塊、系統API的命名空間相沖突。
二、命名通則
1、在所有命名中,都應使用標準的英文單詞或縮寫;不得使用拼音或拼音縮寫,除非該名字描述的是文
特有的內容(如半角、全角、聲母、韻母等);除非必要,不要用數字或較奇怪的字符來定義標識符。
2、所有命名都應遵循達意原則,即名稱應含義清晰、明確。
3、所有命名都不易過長,應控制在規定的最大長度以內。
4、所有命名都應盡量使用全稱。
5、命名中若使用特殊約定或縮寫,則要有注釋說明。
6、自己特有的命名風格,要自始至終保持一致,不可來回變化。
說明:個人的命名風格,在符合所在項目組或產品組的命名規則的前提下,才可使用。(即命名規則中沒有規定到的地方才可有個人命名風格)。
7、在同一軟件產品內,應規劃好接口部分標識符(變量、結構、函數及常量)的命名,防止編譯、鏈接時產生沖突。
8、對于變量命名,禁止取單個字符(如i、j、k...),建議除了要有具體含義外,還能表明其變量類型、數據類型等,但i、j、k作局部循環變量是允許的。
說明:變量,尤其是局部變量,如果用單個字符表示,很容易敲錯(如i寫成j),而編譯時又檢查不出來,有可能為了這個小小的錯誤而花費大量的查錯時間。
例:下面所示的局部變量名的定義方法可以借鑒。
int liv_Width
其變量名解釋如下:
l 局部變量(Local) (其它:g全局變量(Global)...)
i 數據類型(Interger)
v 變量(Variable) (其它:c常量(Const)...)
Width 變量含義
這樣可以防止局部變量與全局變量重名。
9、命名規范必須與所使用的系統風格保持一致,并在同一項目中統一,比如采用UNIX的全小寫加下劃線的風格或大小寫混排的方式,不要使用大小寫與下劃線混排的 方式,用作特殊標識如標識成員變量或全局變量的m_和g_,其后加上大小寫混排的方式是允許的。
例: Add_User不允許,add_user、AddUser、m_AddUser允許。
10、用正確的反義詞組命名具有互斥意義的變量或相反動作的函數等。
說明:下面是一些在軟件中常用的反義詞組。
2、文件名:
基于工程名,開頭3個字母應表明與哪一個工程相關。
后面的字母應能夠區別不同的功能。
不區分大小寫。
長度不限于8.3格式,建議不多于30個字符。
若文件用于定義和實現類,建議文件名與類名保持一致。
3、函數名:
參照 Windows API 的命名規范。
推薦使用動賓結構。函數名應清晰反映函數的功能、用途。
函數名最長不得超過30個字符。
函數名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
全局函數必須以小寫前綴"g"開頭。全局函數的名字應當使用“動詞”或者“動詞+名詞”(動賓詞組)。類的成員函數應當只使用“動詞”,被省略掉的名詞就是對象本身。
例:
DrawBox(); // 全局函數
box->Draw(); // 類的成員函數
4、變量名:
原則上,變量名的命名遵從匈牙利記法。即:前綴 + 類型 + 變量名
變量名最長不得超過20個字符。
變量的名字應當使用“名詞”或者“形容詞+名詞”。
例:
float value;
float oldValue;
1)格式:[m_|s_|g_] type [class name|struct name] variable name
2)解釋:
m_ : 類的成員變量
ms_:類的靜態成員變量
s_ :靜態全局變量
g_ :普通全局變量
類型縮寫(type)
char, TCHAR: ch
char[],TCHAR[]: sz
bool, BOOL: b
int, __int16,__int32,__int64: n
long: l
double: d
float: ft
BYTE: by
WORD: w
DWORD: dw
unsigned: u
function: fn
p :pointer
lp :pointer
5、類名:
必須以大寫"K"開頭,后面字母反映具體含義,以清晰表達類的用途和功能為原則。
接口必須以大寫"I"開頭,代表 Interface 。
當名稱由多個單詞構成時,每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
6、結構名、宏名、枚舉名、聯合名:
全部大寫。
枚舉名加小寫前綴"enum"。
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