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程序包含一個或多個程序單位(每個程序單位構成一個程序文件)。每一個程序單位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預處理命令。如#include命令和#define命令。
聲明部分。例如對數據類型和函數的聲明,以及對變量的定義。
函數。包括函數首部和函數體,在函數體中可以包含若干聲明語句和執行語句。
如下面是一個完整的C++程序:
#include <iostream>//預處理命令using namespace std; //在函數之外的聲明部分int a=3; //在函數之外的聲明部分int main( )//函數首部{ float b;//函數內的聲明部分 b=4.5; //執行語句 cout<<a<<b;//執行語句 return 0; //執行語句}
如果一個變量在函數之外進行聲明,此變量是全局變量,它的有效范圍是從該行開始到本程序單位結束。如果一個變量在函數內聲明,此變量是局部變量,它的有效范圍是從該行開始到本函數結束。C++程序結構可以用圖表示。
程序應該包括數據描述(由聲明語句來實現)和數據操作(由執行語句來實現)。數據描述主要包括數據類型的聲明、函數和變量的定義、變量的初始化等。數據操作的任務是對已提供的數據進行加工。
C++程序中最小的獨立單位是語句(statement)。它相當于一篇文章中的一個句子。句子是用句號結束的。語句一般是用分號結束的(復合語句是以右花括號結束的)。
C++語句可以分為以下4種。
1. 聲明語句
如int a, b;在C語言中,只有產生實際操作的才稱為語句,對變量的定義不作為語句,而且要求對變量的定義必須出現在本塊中所有程序語句之前。因此C程序員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 在函數或塊的開頭位置定義全部變量。在C++中,對變量(以及其他對象)的定義被認為是一條語句,并且可以出現在函數中的任何行,即可以放在其他程序語句可以出現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函數之外。這樣更加靈活,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變量的局部化(變量的作用范圍從聲明語句開始到本函數或本塊結束)。
2. 執行語句
通知計算機完成一定的操作。執行語句包括以下幾種。
1) 控制語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C++有9種控制語句,即:
if( )~else~ (條件語句)
for( )~ (循環語句)
while( )~ (循環語句)
do~while( ) (循環語句)
continue(結束本次循環語句)
break(中止執行switch或循環語句)
switch (多分支選擇語句)
goto (轉向語句)
return (從函數返回語句)
2) 函數和流對象調用語句。函數調用語句由一次函數調用加一個分號構成一個語句,例如:
sort(x, y,z); //假設已定義了sort函數,它有3個參數 cout<<x<<endl; //流對象調用語句
3) 表達式語句。由一個表達式加一個分號構成一個語句。最典型的是:由賦值表達式構成一個賦值語句。
i=i+1 //是一個賦值表達式 i=i+1; //是一個賦值語句
任何一個表達式的最后加一個分號都可以成為一個語句。一個語句必須在最后出現分號。
表達式能構成語句是C和C++語言的一個重要特色。C++程序中大多數語句是表達式語句(包括函數調用語句)。
3. 空語句
下面是一個空語句:
; // 該語句只有一個分號
即只有一個分號的語句,它什么也不做。有時用來做被轉向點,或循環語句中的循環體。
4. 復合語句
可以用 { }把一些語句括起來成為復合語句。如下面是一個復合語句。
{ z=x+y; if(z>100) z=z-100; cout<<z;}
注意:復合語句中最后一個語句中最后的分號不能省略。
C++強制類型轉換
在表達式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會自動地轉換類型,以進行運算。有時程序編制者還可以利用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將一個表達式轉換成所需類型。例如:
強制類型轉換的一般形式為:
(類型名)(表達式)
注意:如果要進行強制類型轉換的對象是一個變量,該變量可以不用括號括起來。如果要進行強制類型轉換的對象是一個包含多項的表達式,則表達式應該用括號括起來。如果寫成
(int)x+y
則只將x轉換成整型,然后與y相加。
以上強制類型轉換的形式是原來C語言使用的形式,C++把它保留了下來,以利于兼容。C++還增加了以下形式:
類型名(表達式)如 int(x)或 int(x+y)
類型名不加括號,而變量或表達式用括號括起來。這種形式類似于函數調用。但許多人仍習慣于用第一種形式,把類型名包在括號內,這樣比較清楚。
需要說明的是在強制類型轉換時,得到一個所需類型的中間變量,但原來變量的類型未發生變化。例如:
(int)x
如果x原指定為float型,值為3.6,進行強制類型運算后得到一個int型的中間變量,它的值等于3,而x原來的類型和值都不變。
【例】強制類型轉換。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float x; int i; x=3.6; i=(int)x; cout<<"x="<<x<<",i="<< i<<endl; return 0;}
運行結果如下:
x=3.6,i=3
x的型仍為float型,值仍等于3.6。
由上可知,有兩種類型轉換,一種是在運算時不必用戶指定,系統自動進行的類型轉換,如3+6.5。第二種是強制類型轉換。當自動類型轉換不能實現目的時,可以用強制類型轉換。此外,在函數調用時,有時為了使實參與形參類型一致,可以用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得到一個所需類型的參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