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中經常需要比較兩個數據的大小,以決定程序下一步的工作。比如一個程序限制了只能成年人使用,兒童因為年齡不夠,沒有權限使用。這時候程序就需要獲取用戶輸入的年齡并做出判斷,如果超過18歲就正常運行,否則給出無權使用的提示。
比較兩個數據大小的運算符稱為關系運算符(Relational Operators)。
在C語言中有以下關系運算符:
1) <(小于)
2) <=(小于或等于)
3) >(大于)
4) >=(大于或等于)
5) ==(等于)
6) !=(不等于)
關系運算符都是雙目運算符,其結合性均為左結合。關系運算符的優先級低于算術運算符,高于賦值運算符。在六個關系運算符中,<、<=、>、>=的優先級相同,高于==和!=,==和!=的優先級相同。
在C語言中,有的運算符有兩個操作數,例如 10+20,10和20都是操作數,+ 是運算符。我們將這樣的運算符稱為雙目運算符。同理,將有一個操作數的運算符稱為單目運算符,將有三個操作數的運算符稱為三目運算符。
常見的雙目運算符有 +、-、*、/ 等,單目運算符有 ++、-- 等,三目運算符只有一個,就是 ? :,我們將在《C語言條件運算符》中詳細介紹。
關系運算符的兩邊可以是變量、數據或表達式,例如:
1) a+b>c-d
2) x>3/2
3) 'a'+1<c
4) -i-5*j==k+1
關系運算符也可以嵌套使用,例如:
1) a>(b>c)
2) a!=(c==d)
關系運算符的運算結果只有 0 或 1。當條件成立時結果為 1,條件不成立結果為 0。例如:
5>0 成立,其值為 1;
34-12>100 不成立,其值為 0;
(a=3)>(b=5) 由于3>5不成立,故其值為 0。
我們將運算結果 1 稱為“真”,表示條件成立,將 0 稱為“假”,表示條件不成立。
我們不妨將關系運算符的結果輸出看一下:
#include <stdio.h>int main(){ char c='k'; int i=1, j=2, k=3; float x=3e+5, y=0.85; int result_1 = 'a'+5<c, result_2 = x-5.25<=x+y; printf( "%d, %d/n", result_1, -i-2*j>=k+1 ); printf( "%d, %d/n", 1<j<5, result_2 ); printf( "%d, %d/n", i+j+k==-2*j, k==j==i+5 ); return 0;}
運行結果:
1, 0
1, 1
0, 0
對于含多個關系運算符的表達式,如 k==j==i+5,根據運算符的左結合性,先計算k==j,該式不成立,其值為0,再計算0==i+5,也不成立,故表達式值為0。
以上就是對關系運算符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學習C語言的同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