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童鞋都會遇到臺式電腦突然之間罷工的問題,比如圖像閃爍,沒有聲音,按鍵不靈,運行緩慢,甚至突然藍屏、黑屏,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如果平時在使用中能注意臺式機的保養,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CPU和顯卡核心的壽命都很長,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性能的損耗也很少。但是我們常常能感覺到用了兩三年的電腦明顯變慢了,這不僅是電子芯片的老化引起的,更重要的是硬件散熱能力下降引起高溫降頻——當CPU或顯卡溫度過高時,出于保護的目的,系統會自動降低它們的工作頻率以此來緩解溫度問題,而電腦的性能也就隨之下降,最顯著的外在表現就是速度變慢。所以,為了讓電腦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直到它壽終正寢而不是半路夭折,我們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保養和清理。
和筆記本不同的是,臺式機每個部件都可以輕松拆卸,所以清理起來就更加容易。但是也正因為臺式機這種可拆卸性,我們就能對臺式機的保養提出更高的要求。畢竟,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先來說說基礎的保養和清理
作為基礎版本,自然簡單易行,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只有三樣:吹風機,螺絲刀,刷子(防毒面具,口罩酌情選配)。方法也很簡單,只有三步。
第一步:打開機箱側蓋(如果兩遍側蓋都能打開最好),吹風機調成冷風對著機箱內部一頓亂吹,讓灰塵先飛一會。這樣做可以處理掉大量聚集成團狀的灰塵,算是一個籠統性的清理。如果是長期沒清理過的傳家寶機箱,上吹風機之前請準備好口罩,否則......。
第二步:拆下CPU散熱器,顯卡和電源,這三樣需要單獨清理,用吹風機和毛刷相互配合,一邊刷一邊吹,這樣就可以輕易清理掉CPU散熱器,顯卡和電源里的污垢。主板和內存可以不拆,主板表面相對比較平整,不容易積聚難以去除的污漬,直接用刷子刷一刷就能輕松處理。
清理顯卡和CPU散熱器的散熱片時也有一些技巧,比如下圖中的CPU散熱器:酷冷至尊暴雪T4,單靠毛刷很難清除干凈。我的建議是,毛刷垂直插入散熱片內部并順著散熱片的紋路來回攪動,吹風機在側面吹,讓毛刷和吹風機成直角,這樣,灰塵能從另一側被吹出來。另外,清理散熱片用稀疏柔軟的小毛刷效果比較好,圖中我用的刷子毛太硬太濃密,反而不容易伸到散熱片里面去。
第三步:將CPU表面以及CPU散熱器底部的硅脂殘留物清理干凈,注意不能用尖銳的物體去刮,最好用棉球沾點酒精,輕輕擦洗,實在不行,用餐巾紙沾點水也湊合。然后,重新涂硅脂,不用涂太厚,均勻地涂上一層薄薄的硅脂即可。硅脂的作用是填充CPU散熱器和CPU接觸面之間的縫隙,讓CPU和散熱器充分接觸。但是硅脂時間長了會干,需要重新涂抹。涂好后將CPU散熱器重新裝回,之后再裝好顯卡和電源,插好供電線,蓋上側蓋。收工。
基礎版的保養和清理到此結束,接下來是進階版的。既然是進階版,那肯定帶有一點點風險,所以動手能力很弱的朋友,請酌情參考。注意,這不是演習!!!
上文提到了CPU重新涂硅脂的問題,那么對于顯卡來說,是否也需要更換新的硅脂?答案是肯定的。
想涂硅脂就不可避免地要把顯卡拆開。一般情況下,顯卡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印刷線路板(PCB),散熱片,散熱風扇。個別高端系列的顯卡還有背板。
顯卡拆解
上圖是藍寶石270X毒藥的拆解圖,從圖中我們不難發現,顯卡的結構有點類似“CPU+主板+散熱器”,安裝在顯卡PCB上的顯卡核心相當于CPU,而PCB自身就相當于主板,散熱片和風扇也跟CPU散熱器相似。所以,給顯卡換硅脂的辦法就和給CPU上硅脂一樣。將顯卡的散熱片和散熱風扇拆下后,用毛刷和風扇將他們連同PCB的灰塵和污垢一起清理干凈,然后擦凈顯卡核心和散熱片熱管上的硅脂殘留物,再均勻地涂抹一層薄薄的硅脂,之后重新安裝起來。基本上,只要別暴力虐待PCB上的電子元件,顯卡就不會損壞,而散熱片和散熱風扇相對PCB而言,結構接單,也很難損壞??傊?,只要小心翼翼的拆解,做一些簡單的清理和更換硅脂之類的微小工作都是非常安全的,畢竟,顯卡也不是什么嬌貴的東西。
更換硅脂后,原先動輒溫度突破90度大關的顯卡,可能會降溫到80甚至70度,又可以愉快地再戰三年了。
有必要說明,并非所有顯卡在更換硅脂后都能顯著降溫。因為,顯卡溫度高可能并不是硅脂老化或者散熱系統灰塵太多而導致的,此外,顯卡自帶的硅脂并不一定比重新更換的硅脂差。一般來說,新的顯卡在兩年內不需要更換硅脂,僅僅拆掉散熱風扇清理下灰塵就行了。
既然都是進階版了,那就再多說幾句吧。
想要更好地控制顯卡的溫度,還可以通過修改顯卡BIOS的辦法,顯卡BIOS就相當于一個顯卡專用的操作系統,用于控制顯卡的工作頻率,核心電壓,風扇溫度轉速比等等,雖然這個系統比較復雜,但是僅僅修改一下頻率或風扇溫度轉速比還是很容易的。提高頻率可以增加顯卡性能但也會增加溫度,反之,降低頻率會降低性能同時降低溫度,如果顯卡溫度實在控制不住,降頻也是一個無可奈何卻相當有效的選擇。另外,改變顯卡溫度轉速比也是個好方法。多數顯卡都被設定為低溫時風扇轉速較低,在溫度提高時風扇轉速增加。我們可以將轉速固定在一個較高的數值,讓顯卡即使在溫度低時也能有一個較高的轉速,這樣顯卡升溫的速度會降低,只要風扇噪音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提高轉速絕對是有利無害。修改顯卡BIOS并不難,教程網上也有很多,這里不再重復。
相比起顯卡,機箱風扇的清理并不是特別重要,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將機箱風扇拆下,用餐巾紙仔細擦洗。有些機箱風扇能直接將扇葉從軸承處拆下,這樣就可以把扇葉放在水中清洗,相當方便。
有時候,治理源頭更重要,不能治標不治本。有些電腦,用幾個月就變成撒哈拉大沙漠,難道每隔幾個月就大費周折地清理一次?那也太麻煩了。為什么有的機箱就是特別容易進灰塵,很大程度上是風道錯誤導致的。
對于常見的前部后部上部都有出風口的機箱,風道通常是這樣的。
如上圖,前部和下部有擋灰用的防塵板,這兩處應當是進風,后部和上部沒有防塵板,所以這兩處應該是出風。如果風道弄錯了,把后部上部變成進風,那整個機箱就成了靜電吸塵器,大量的灰塵會在沒有防塵板阻隔的情況下從后部風扇處進入機箱內。
現在很多機箱前部沒有出風口,這類機箱的風道往往是這樣的。
這種小機箱的風道和剛才的大機箱正好相反。防塵板在后部,所以后部進風上部出風,CPU散熱器風向和后部風扇相同,電源沒有專用風道,電源進風口風向和后部風扇以及CPU散熱器一致。這種機箱如果風扇裝錯了變成上部進風后部出風,那又成為另一款吸塵器了。
所以,如果機箱風道有問題,那就要立刻改正風扇位置,刻不容緩!
照例再做一點微小的工作,關于風扇的風向問題。很多人都在糾結某個風扇到底是朝哪邊吹風,往往拿著風扇用手撥來撥去搗鼓半天還搞不清楚風向。其實很簡單,不要管順時針逆時針,僅僅看風扇扇葉的形狀就行了。風扇葉片總有一面凸一面凹,風就是從凸的一面吹向凹的一面,不論是顯卡風扇還是CPU散熱器,都是如此。如果還是不理解,想象一下,一巴掌正抽打臉,風是從手背處往手心處走,這里手背就是凸的一面,手心是凹的一面。
最后,再說幾個注意點
1. 打開機箱側蓋可以降溫,但是會引入灰塵。很多朋友喜歡打開側蓋后用電風扇對著CPU散熱器和顯卡吹,這不是一個好習慣!經常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機箱成為吸塵器。其實,CPU和顯卡核心溫度達到80度都是很安全的,追求低溫的想法是好,但是實際意義并不大,開側蓋用電風扇吹機箱,反而可能損害電腦。
2. 整體清灰不必太頻繁,幾個月一次就行。頻繁拆裝對硬件的損傷比灰塵更大。
3. 電源線胡亂擠成一團會影響機箱風道,能走背線盡量走背線,一整團線強行塞到機箱背部都比擠在顯卡邊上要好。
4. 顯卡風扇是吸風,顯卡水平放置時,風扇是把下部的風吸入顯卡內。千萬不要弄錯了,有些人會在顯卡下方裝一個風扇,輔助顯卡散熱,結果卻裝反了,反而影響顯卡風扇吸風。
5. 機箱風扇不必太多,進風口風扇數量可以少于出風口,進風口風扇轉速也不必太高,一來轉速高了很吵,二來吸灰更厲害,防塵板也不能防住所有灰塵。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臺式電腦的保養與清理知識掃盲(經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武林網網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