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列表:list
1.定義
Python內置的一種數據類型。是一種有序的集合,可以隨時添加和刪除其中的元素。
>>> classmates=['Michael','Bob','Tracy']>>> classmates['Michael', 'Bob', 'Tracy']變量 classmates
就是一個list,list里面的元素的數據類型也可以不同。
2.基本操作
1)len()
:獲得list元素的個數。
2)classmates[0]
:通過索引訪問list中的元素。要取最后一個元素,除了計算索引位置外,還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獲取最后一個元素。以此類推,可以獲取倒數第2個、倒數第3個。
3)classmates.append('Adam')
: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4)classmates.insert(1, 'Jack')
: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5)pop()
:刪除list末尾的元素。
6)pop(i)
: 刪除list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7)classmates[1] = 'Sarah'
:某個元素替換成別的元素,直接賦值給對應的索引位置。
3.二維列表
list元素可以是另一個list:
>>>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len(s)4或者
>>> p = ['asp', 'php']>>> s = ['python', 'java', p, 'scheme']要拿到'php'
可以寫p[1]
或者s[2][1]
。
二 元祖:tuple
1.定義
Python中另一種有序列表。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
因為tuple不可變,所以代碼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盡量用tuple。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2.基本操作
沒有append(),insert()這樣的方法,其他獲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樣的。
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
,classmates[-1]
,但不能賦值成另外的元素。
3.tuple的陷阱
當你定義一個tuple時,在定義的時候,tuple的元素就必須被確定下來。例如:
>>> t = (1, 2)>>> t(1, 2)如果要定義一個空的tuple,可以寫成()
:
但是,要定義一個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如果你這么定義:
>>> t = (1)>>> t1定義的不是tuple,是1這個數!這是因為括號()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數學公式中的小括號,這就產生了歧義。
因此,Python規定,這種情況下,按小括號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自然是1。
所以,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定義時必須加一個逗號,,來消除歧義:
>>> t = (1,)>>> t(1,)Python在顯示只有1個元素的tuple時,也會加一個逗號,,以免誤解成數學計算意義上的括號。
4.“可變的”tuple
>>> t = ('a', 'b', ['A', 'B'])>>> t[2][0] = 'X'>>> t[2][1] = 'Y'>>> t('a', 'b', ['X', 'Y'])定義的時候tuple包含的3個元素:
當把list的元素'A'
和'B'
修改為'X'
和'Y'
后,tuple變為: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確實變了。但其實變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一開始指向的list并沒有改成別的list。
所以,tuple所謂的“不變”是說:tuple的每個元素,指向永遠不變。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個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對象,但指向的這個list本身是可變的。
要創建一個內容也不變的tuple怎么做?那就必須保證tuple的每一個元素本身也不能變。
轉自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4738125095c955c1e6d8bb493182103fac9270762a000/001386819318453af120e8751ea4d2696d8a1ffa5ffdfd7000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