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在我國的應用面已經迅速鋪開,表現出了良好的增長勢頭,隨著運營商運營治理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壯大,3.5G將帶動我國包括LMDS等在內的無線接入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業務和服務。
目前,3.5GHz系統能夠作為綜合的業務平臺,提供基于ip平臺的數據和多媒體等接入業務,包括:Internet接入業務(www瀏覽、E-mail、高速文件傳送等)、局域網互聯業務、虛擬專用網VPN業務、傳輸電路業務、增值業務(支持各種流媒體業務,如VOD、電視會議、遠程教育)等。
3.5G之所以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發展,主要原因在于運營商和制造商認為3.5G在技術、應用以及經濟性等方面具有綜合的優勢。這種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傳輸距離
傳輸距離主要取決于自由空間損耗的狀況。在天線發射功率一定、可視傳輸的情況下,系統的傳輸距離主要取決于工作頻率和接收門限電平,另外就是雨衰的影響。雨衰主要是因為高頻段的微波波長較短、不輕易穿透雨水從而形成信號衰減造成的。3.5G的波長為8.57cm,受雨衰的影響不是很大。目前3.5G無線傳輸系統通信距離的典型值大約在10公里。
系統容量
目前我國3.5G頻段劃分的帶寬為上下行各31.5MHz(3399.5MHz~3431.00MHz;3499.5MHz~3531.00MHz);一般基站最大吞吐量在100Mbit/s以上。
應用方式
3.5G無線技術目前主要用來解決從骨干網到用戶駐地網的接入問題。其頻段由信息產業部無線電治理局統一進行分配。不同運營商的系統之間相互干擾比較小,系統主要采用的是點對多點的技術,用戶主要為大、中、小型企業用戶或家庭用戶。
采用的技術
3.5G采用的是基于IP或基于電路的無線傳輸技術,這主要是由頻點對應的帶寬和各種設備應用的方式來決定的?;贗P的技術信令協議簡單,頻譜利用率高,業務種類多,接口簡單統一,升級輕易,是世界主流的寬帶無線接入方案,非凡適合于非連接的數據傳輸業務;基于電路的技術時延小,適合于進行傳統的語音傳送,但是難以實現動態帶寬分配,并且頻譜利用率低,非凡適合基于連接的傳輸業務。
應用范圍
就提供的帶寬而言,3.5G寬帶無線接入系統比較適用于城市和郊區,3.5G無線接入的業務提供者主要是傳統的網絡運營商。
就系統要求的傳輸環境而言,3.5G的寬帶無線接入系統在采用比較低的調制效率時對信噪比的要求比較低,可以滿足一定的非可視傳輸要求。所以3.5G的系統比較適合在城市進行相對短距離的傳輸(約9公里),在郊區進行長距離的傳輸(約20公里)。
價格
從長遠的應用來看,3.5G系統的設備價格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因為3.5G的中心站建成后,假如開展業務只要架設遠端站即可,而遠端站的價格相比其它頻段的無線接入系統要低,因此總體價格適中,一般用戶可以接受。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3.5G的寬帶無線接入系統是目前用戶比較合適的選擇。從近期的業務開展情況看,中小企業主要通過3.5G系統來提供Internet接入業務,系統模型都是IP型。對于大型運營企業來說,選用的系統模型往往都采用基于IP和基于電路的混合型網絡,為的就是把3.5G系統用作自身業務開展的一種有效的補充手段。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