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nsight公司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WLAN(無線局域網)服務和設備的開支在未來5年里將達到1630億美元。同時,該報告還指出全球WLAN產品的銷售收入在2003年為70億美元,到2008年將增長到440億美元,年增長率約為44%。
近兩年來,由于Wi-Fi技術的成熟以及相應產品價格的下調,WLAN已經具備了廣泛的用戶基礎。不過,如今的用戶也對WLAN的安全、治理、易用性以及優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端產品主宰市場
所謂的高端WLAN產品,其實就是要實現讓WLAN更加穩定運行,對分散的WLAN設備進行統一治理,提高WLAN的運行效率,增加其擴展性。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雖然基于IEEE 802.11b標準的產品帶寬可達11Mbps,但和常見的100Mbps局域網相比還是有些相形見絀。就算最新的IEEE 802.11g產品帶寬可達到54Mbps,但與目前網絡建設所倡導的“萬兆骨干網,千兆到桌面”相比,WLAN技術明顯處于劣勢。目前,支持VLAN、IEEE 802.1x、VPN等高級功能的WLAN低端產品,在性能上僅僅類似于有線網絡的二層交換設備。
上海昂科的一位高層人士告訴筆者:在充分了解用戶的需求和WLAN技術發展走勢后,我認為WLAN低端產品將朝著平民化方向發展,而高端產品廠商的市場競爭會加劇。今年年底,IEEE 802.11g產品必將成為市場主流。
低端產品眾人分食
雖然IEEE 802.11g標準已經正式頒布一年有余,但出于對IEEE 802.11a和IEEE 802.11b投資成本的保護,IEEE 802.11g產品在市場中的發展走勢相對平緩。隨著各個WLAN設備廠商相繼推出各自的IEEE 802.11g主流產品,筆者相信IEEE 802.11g已漸入佳境。但對家庭消費群體而言,基于IEEE 802.11b技術的產品暫時還是市場上的主流(價格因素)。
如今,國內市場上推出的低端WLAN產品品牌有幾十個,但是真正把握了研發、生產核心技術的廠商屈指可數。一些品牌的研發機構只是在買來的電路板上設計一個很漂亮的外殼而已;甚至一些品牌干脆請大廠代工(OEM),然后通過自己的渠道進行銷售。雖然這樣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整體成本,但是WLAN產品的質量卻已經無法得到保證。
目前,WLAN的低端產品市場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產品價格也已由最初的上千元下調至幾百元,基于IEEE 802.11b技術的產品售價近期還可能繼續走低。對于擁有核心WLAN技術的廠商,他們通過低端產品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可起到清除雜亂品牌的目的,給最終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
以上這些,在很大程度上讓WLAN得到了健康、有序的發展。聯想甚至將一款基于IEEE 802.11b,型號是天梭LX-AP1500的無線AP定價為280元。
教育市場成為亮點
WLAN的應用市場主要在家庭SOHO、企業和運營商三個方面,而隨著用戶規模持續成長,技術不斷開發創新,WLAN應用也逐漸趨于多元化。
雖然WLAN產品價格的下調,激發了SOHO市場的快速發展,目前一些品牌機甚至把支持Wi-Fi作為其標配。但WLAN要得到更大的發展,行業應用必須成為其最大的推動力。
目前WLAN的行業應用,尤其是教育行業的無線應用已逐漸成為了WLAN應用的一大亮點。究其原因,教育行業中學生、教師數量眾多,科研、教學活動使用網絡的需求也比較大。同時高校學生流動性大,而固定有線網絡節點有限,假如擅自擴大接入節點的數量,勢必大大增加網絡的整體成本,也不便于治理。此外,由于學校教室的主體結構是大開間布局,若進行網絡改造,埋設纜線的工作量巨大。因此WLAN是彌補教育機構中有線網絡種種弊端的最佳手段。
今年7月15日,IBM、 Intel、昂科三家公司聯合簽署了關于推廣“中國大學無線校園網計劃”的備忘錄,這將把WLAN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推到一個新高潮。該計劃可以幫助中國的高等院校構建無線寬帶數據網,促進學生“互動式”學習,并提高課堂布局的靈活性。
易用性才是根本
產品易用性是一個討論了很多年的問題,對一個從未接觸過WLAN產品的普通用戶來說,要一下子理解域、網關、ip等抽象的詞匯是很困難的。
筆者也接觸到一些無線產品,設計上不盡如人意:采用英文的配置軟件界面;將AP的默認IP設為用戶習慣的192.168.1.1,這樣經常導致AP一接入網絡,就造成IP地址沖突。
不過筆者發現市場上有一款性能和價格上并不出眾的產品銷售得非凡火。之所以火,也就是因為它的配置界面采用了一問一答的對話模式,就算一個新手,只要懂基本的Windows操作,就能自己設置好WLAN。此外,一些產品設計上的細節問題也值得生產商仔細斟酌,比如某款AP上用于懸掛的掛鉤強度不夠、發射天線的角度不合理等。
結束語
對于傳統的網絡設備廠商,或許WLAN產品只是補充其產品線,獲得另外市場份額的一種手段。但對于專注于WLAN技術的公司,則更關注WLAN市場、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
我們期望著出現更多像華為、中興一樣的民族企業,共同發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