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WiMAX的各種爭論此起彼伏,一些輿論認為WiMAX將取代Wi-Fi、xDSL以及CATV,還有一些甚至認為因為其速度為3G的30倍,基站覆蓋域也可為3G的10倍,因而可成為3G的終結者,這些都給WiNAX的市場定位罩上了多重迷霧。
幾乎每一種新興的IT技術在其誕生之初,都會迫不及待地表現“我有多么好”,但事實證實,最終有幸被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少之又少。如今風頭正勁的WiMAX也面臨這樣的窘境。
WiMAX到底是什么?
簡單地理解,WiMAX是一種類似于Wi-Fi的新型無線網絡技術,它具有覆蓋范圍更廣、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等優點。它所采用的IEEE802.16標準是一種基于微波和毫米波頻段(2GHz~11GHz)的新的空中接口標準,傳輸距離最高可達50公里,傳輸速度最快75Mbps;而現在流行的Wi-Fi無線網絡主要基于IEEE802.11b標準,理論傳輸距離僅為室內最大100米、室外最大300米,理論傳輸速度也只有11Mbps。
不管你是在城市中心、稍遠的城郊,還是在偏僻的山區、人口稀少的西部,WiMAX技術都能讓你連接上互聯網——這段描述說明WiMAX是一項偉大的技術,但是“偉大”不一定就能和“成功”劃等號。
WiMAX的主要推廣者Intel告訴我們,在普及了WiMAX的未來,我們可以拿著筆記本電腦或掌上設備無憂無慮地在更廣的范圍內,比如城郊、農村、偏遠地區上網。
WiMAX干掉誰?
由于有IT產業巨頭Intel做后盾,WiMAX標準剛一發布就引起了世人的矚目,但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還遠遠達不到“WiMAX一出,誰與爭鋒”的地步。伴隨著Intel的大力推廣,“WiMAX將代替Wi-Fi”、“3G最大的競爭對手”等論調越來越多,但事實上,WiMAX與Wi-Fi并不完全沖突。Wi-Fi是無線局域網(WLAN)的標準,而WiMAX則是無線城域網(WMAN)的標準。從應用角度來看,Wi-Fi主要滿足辦公室、家庭、機場和酒店等環境的小范圍無線上網需要;而WiMAX是為無線城域網和解決寬帶接入“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設計的,用于將Wi-Fi“熱點”連接至互聯網,也可連接公司或家庭等環境至有線骨干線路,可作為線纜和DSL的無線擴展技術,從而實現無線寬帶接入。在未來的3~5年時間里,Wi-Fi并不會因為WiMAX的流行而消亡,兩者很可能是長期互補共存。
從技術角度來看,WiMAX更適合用于城域網建設的“最后一公里”無線接入部分,其最大受益者應該是電信運營商,同樣也只有電信運營商配合基站架設,才能將觸角伸出去。但是已經決心投巨資上馬3G的電信運營商們憑什么又要投資WiMAX呢?
雖然業界有“WiMAX的速度比3G網絡快30倍,而且其基站的涵蓋區域也是3G基站的10倍”這種說法,但WiMAX是固定無線接入標準,而3G的優勢在于大范圍的漫游能力,雖然WiMAX的傳輸速率很快,但其不能漫游的問題使之與3G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競爭。3G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要求支持快速漫游,以及通信信道的無縫覆蓋,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投資,這是3G發展中的最大障礙。因此單純從上網的需求來看,WiMAX對于在固定場合中的無線接入應用更有先天優勢。形象地說,WiMAX是寬帶無線化,而3G則是移動通信寬帶化,兩者在未來會不會殊途同歸,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任何一種無線網絡技術從誕生到市場成熟,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和精力來推動,而無論哪種技術的支持者都不會甘心其成為“流星產品”,因此短時間內,WiMAX不可能干掉誰,誰都會有自己的市場。遙想當初Wi-Fi在誕生時曾放言要干掉傳統的網線局域網連接方式,但多年過去了,網線連接局域網方式仍以其廉價、穩定的競爭優勢占據著主流的位置。
誰需要WiMAX?
今年1月份好萊塢舉辦的“RizeattheSundance Film”電影節上,無線傳輸技術成為了會場矚目的焦點。在會上,Intel通過遠在12英里以外的服務器為會場上的觀眾提供了一部部出色的影片,而這就是用WiMAX技術來實現的。“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高速無線上網”恐怕是對WiMAX技術最簡單的一種詮釋。假如WiMAX技術得以實現,那么最終廣大互聯網用戶將會親身經歷又一次技術革新,人們走到任何地方,只需攜帶一臺裝有WiMAX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暢游互聯網。
其實在WiMAX之前,也有眾多高科技公司曾經試圖進軍無線接入領域,然而皆因為技術標準和建設成本考慮而胎死腹中,WiMAX能邁過這個坎嗎?除去建設成本和技術推廣外,WiMAX還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用戶的需求能否隨著WiMAX的上馬而迅速擴大;二是競爭對手的打壓。
現在很多城市中,隨時隨地上網正在變得觸手可及,圖書館、辦公室、酒店以及各種商業活動場所都開通了Wi-Fi及寬帶上網服務,只要有一臺筆記本,就可以找到上網的接入點,況且Wi-Fi作為小范圍內的無線上網解決方案正在一步步完善其覆蓋領域,因此,WiMAX在大都市里應用范圍并不見得有多大。除去辦公室里的白領,移動商務這塊人群也是WiMAX的主力消費人群,但這塊用戶群目前在網民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市場還有待挖掘。
在競爭對手方面,隨著WiMAX無線廣域網的定位,競爭對手不再是各大硬件IT廠商,而變成了各大寬帶電信公司,如何與這些“恐龍”級的企業競爭與合作,也是Intel下一步要趕緊作出的抉擇。
現在的WiMAX才不過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當前最重要的除了繼續完善自身技術外,還應看清自己的定位.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更快捷有效地進行推廣?如何說服人們使用?
Intel已經花巨資為WiMAX上演了一出好“秀”,但它所描繪的美好前景是否就是我們可以預期的未來網絡社會?現在猜測還為時過早,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