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深入人心(如圖),許多人在熟悉了無線局域網后將其誤認為近幾年的科技成果。其實不然,早在5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就已開始采用無線電波傳輸數據資料。由于這項無線電傳輸技術采用了高強度的加密方式,因此在當時獲得了美軍和盟軍的廣泛支持。與此同時,這項技術的運用也讓許多研究者得到了靈感。到1971年時,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的幾名研究員創造了第一個基于“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網絡。這個被稱為ALOHNET的網絡已經具備了無線局域網的雛形,它由7臺計算機、并采用雙向星型拓撲結構組成,橫跨了夏威夷整個島嶼,中心計算機則放置在瓦胡島(Oahu Island)上,至此,無線局域網正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