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謝靜發自北京
“單一標準是不夠的,客戶的選擇是多種標準共存……”、“有備無患”,英特爾高層的表述是否暗示著英特爾對于中國WAPI標準作出了一種表態?
當電信業者投入巨資架設的第三代(3G)無線網絡好不輕易就要步上軌道,Wi-Fi在中國受阻之時,英特爾卻另推一種無線技術WiMax來攪局
英特爾的通信戰局遠未結束,勝敗難料
4月16日,為期兩天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即原英特爾開發技術論壇(IDF,IntelDevelopForum)在北京落下了帷幕。
在本屆以“融合技術,開拓機遇”為主題的IDF上,包括Intel在內的眾多廠商和與會者展示了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內容涉及處理器,下一代PC架構,數字家庭技術,無線移動計算等幾乎PC應用的各個方面。
與往屆信息技術峰會不同的是,“如何解決中國WAPI標準之爭”比“展望新科技”似乎更引起媒體的愛好。不管媒體怎樣窮追不舍,英特爾的高層們大有一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態度,所有涉及WAPI之爭的問題全有一個統一回答,“我們正在積極溝通?!?/P>
但是從峰會主題演講的次序來看,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通信事業部總經理馬宏升(SeanMaloney)作的關于“通信與融合”的演講被安排在整個論壇的首位。
Wi-Fi中國何去何從
早先盛傳的“無法在中國大陸要求的6月1日底限前于產品中安裝無線網絡WAPI標準,因此恐被迫停止在大陸銷售Wi-Fi芯片”的說法在本次峰會中已經了無蹤影,替代的聲音是“一切都還在討論中,沒有明確的消息可以透露”,這不禁讓所有的人都在揣測是不是“英特爾妥協了?”
然而另一方面,在峰會現場,英特爾卻依然沒有放棄對備受爭議的Wi-Fi等技術及迅馳高歌一曲的機會。
馬宏升宣稱,融合已經成為目前正在影響業界最大的一個現象,而Wi-Fi技術則已經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馬宏升認為,Wi-Fi是一種快速增長的技術,它可以通過電子消費品、電腦產品,軟件公司和服務供給商的工作,把所有的這些行業聯系在一起。馬宏升稱Wi-Fi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他宣稱,從2005年之后,世界各地的Wi-Fi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
“單一標準是不夠的,客戶的選擇是多種標準共存……”、“有備無患”,從英特爾高層的表述中不難窺探出,英特爾在戰略走向上開始發展多元化和大融合,這是否暗示著英特爾對于中國WAPI標準作出了一種表態?
無論英特爾最后將采取怎樣的態度,中國推動WAPI的動作已經開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前面,相比“沉穩有致”的英特爾,先前還“靜觀其變”的筆記本廠商有些按捺不住,要為“WAPI”舉旗吶喊的公司也在不斷站出來。記者從兩大中國電腦巨頭方正和聯想方面了解到,兩家公司已作好了放棄迅馳的預備,方正的第二款筆記本電腦產品即將通過WAPI的認證。
WiMax攪亂3G布局
中國有句話,“樹大招風“,Wi-Fi的風波未平,比Wi-Fi更進步的WiMax也面臨著如何推進的問題。
馬宏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好WiMax技術,英特爾將在明年完成主流市場部署,2006年集成該技術進入筆記本電腦,在2007年將其整合進手持終端。
據了解,英特爾正大力支持的“WiMax”技術,別稱802.16。這是一種強大的無線技術,傳輸距離可達30英里,提供快速的無線數據通信服務,相較于Wi-Fi,WiMax傳輸距離更長、速度更快,因而被視為固網電信公司反擊移動電信業者吞蝕語音通話市場占有率的武器。
相形之下,3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雖比目前的移動電話網絡快,卻比WiMax慢30倍。3G網絡的每一無線電屏蔽(radiomast)的涵蓋面積比WiMax小10倍。
但移動電話公司已斥資逾1000億美元取得3G網絡執照,目前還繼續斥資數百億美元部署3G網絡。WiMax頻譜則可免費使用,而且業者所需的基地臺數目比較少。
還沒有無線網絡的電信業者,可以偏低的成本搭建行動網絡,運用成本已攤提完畢的固網網絡把數據無線傳送到互聯網,開始把已流失的營收從無線電信業者的手中奪回。
背景資料
中國的有關監管機構在去年12月份公布,從今年6月1日起,要求無線數據產品的制造商在其產品內集成中國大陸開發的數據加密技術,這些產品包括移動電話、計算機和個人數字助理(PDA)。中國政府表示,該法規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遭到了來自WI-FI聯盟的強烈抵制。今年1月底,WI-FI聯盟主管埃頓向路透社表示,假如在6月強制執行的生效期限前沒有折中方案的話,將考慮停止向中國銷售WI-FI芯片。
中國政府方面認為,國外廠商的“禁運”除了自絕于中國市場外,并不具有任何威脅性。中國WAPI標準的實施有著從芯片到產品制造的強大產業鏈支撐。目前,華為、中興、聯想、金鵬、捷通等多家企業均已推出了相關產品。
英特爾在過去3個月中一直研究是否能夠將中國的技術集成到其芯片組中。
但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其工程師認為,互用性、應用軟件及配置的支持方面的問題無法克服。該發言人指出,英特爾根本無法找到既能符合英特爾質量標準,又能遵守中國法規的方法。
英特爾開始通告中國大陸的個人計算機制造商,以便后者有時間制定改變其產品的計劃。
假如技術解決方案無法找到,而且中國按計劃于6月1日推行該法規,英特爾仍將能夠在中國大陸出售其它不包括無線數據技術的微處理器。
但是,迅馳處理器和芯片組是英特爾目前產品線的重要一員。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