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無線局域網設備時,一些基本理論是應該了解的,了解了這些會讓您在選用無線設備時更得心應手。
● g+速度
一款無線路由器產品說明書中有以下描述:“采用Super G(或Nitro XM)無線傳輸技術,速率最高可達108M或140M……”,它們是什么意思呢?
解答:大家知道,無論是廠商和用戶都難以完全對IEEE 802.11g所提供的最大54Mbps的速度滿足,而一些廠家為了讓WLAN能得到更高的速度,在其新型的無線產品上便采用了幾種802.11g增強型技術(802.11g+),它們包含Atheros的Super G技術、Broadcom的Afterburner技術、Conexant的Nitro XM技術、ZyXEL的G+ SuperSpeed技術等等。
Atheros公司Super G 108Mbps技術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基于IEEE 802.11g標準之上的加強技術。它通過多個增強性能的特性來提供高的速率,包括先進的無線RF技術和雙頻捆綁。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將采用的新特性還包括:在動態的108M模式下,能同時連接混合環境當中的802.11b、802.11g和108Mbps設備;包突發機制(packer bursting)、快速幀(fast frames)、和硬件壓縮/解壓縮功能。所采用的五種要害技術是:雙頻捆綁;動態包突發機制;快速幀;硬件壓縮和加密;動態108。
而Afterburner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減小數據在網絡上傳輸所耗用的開銷,把數據包結合在一起,延長了對無線電波的控制時間,并且減小了來自其他設備的干擾。802.11標準本身迫使STA在發送一個幀后會有延遲。新的幀突發技術(frame burst)可以讓客戶機的STA沒有停頓地連續發送幾個幀,這樣其他客戶機就沒有機會發送。Broadcom的Afterburner技術可以使無線WLAN產品的速率達到125Mbps。如Asus WL-500g Deluxe、WL-500g-X無線路由器就采用Afterburner流量提高技術,通過更新的減少開銷技術和突發幀優化技術來顯著提高傳輸速率。
Conexant的Nitro XM是建立在Nitro的Packet Bursting機制的基礎上的,更加入了數據壓縮和DirectLink技術。Nitro XM技術的要害還在于它采用了DirectLink技術,DirectLink技術就是把原來在InfrastrUCture基礎架構下必須經過AP轉發的數據包直接遞送到目的STA的技術。這樣,原本需要的數據傳輸時間就減少到了原來的一半。onexant的Nitro XM技術可以使無線WLAN產品的速率達到140Mbps。
ZyXEL P-334WT的g+ SuperSpeed無線加速技術能提供高達125Mbps聯機速度,并增加實際的傳送效能。有別于108Mbps的SuperG技術,g+ SuperSpeed技術不會同時占用兩條無線網絡頻道,對四周其它的無線網絡造成的影響也較少。
要達到g+設備速度需統一
因為捆綁了兩個頻道,并且把頻道鎖定在Channel 6,Super G把頻譜空間擴展到了802.11所規定的其他不重疊頻道中,這樣就有可能影響到同一區域內的其他無線局域網,無論這個網絡是否采用Super G技術。但Super G產品的速度是上面幾類g+產品中最快的(實際速度正好是802.11g的兩倍,可達40Mbps),而Afterburner是這幾種g+技術中提升性能最少的。
假如您在選擇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么我們還是建議您首選Super G的產品,這不僅來自于其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很輕易買到(TP-LINK和D-LINK兩家皆有),而且其產品價格也是g+產品中最便宜的。當然,要想獲得108Mbps的快速,所有的WLAN設備都需要選用108Mbps的才行。
● 端口區別
一款無線路由器產品說明書中有以下描述:“提供1個10/100M自適應以太網(WAN)接口,可接ADSL或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提供4個10/100M自適應以太網(LAN)接口,與內部局域網連接;支持端口自動翻轉(Auto MDI/MDIX)或Auto Uplink”,它們是什么意思呢?
解答:10/100M自適應,表明無線路由器的所有端口均能根據所接設備的速度的自動提供10M或100M自適應速度和半/全雙工檢測功能。以太網WAN接口就是無線路由器跟廣域網連接的接口,稱為“廣域網接口”,其一般可用來和RJ45接口的ADSL MODEM、Cable MODEM以及上一層的交換機/路由器進行連接。
而提供的4個10/100M自適應以太網(LAN)接口,則表明這款無線路由器具備一個4口交換機功能。通過這4個LAN RJ45接口,無線路由器便可以無線和有線兼顧,直接連接有線網卡或交換機。當然,這4個LAN接口在連接有線網設備不夠用時,還可利用HUB(集線器)或Switch(交換機)等網絡連接器接于LAN口上,Switch(交換機)以下可以再續接Switch堆棧下去。
LAN接口和WAN接口
支持端口自動翻轉(Auto MDI/MDIX)功能,可適應各種線序雙絞線,UTP端口支持自動協商功能,自動調整傳輸方式和傳輸速率,無論是使用直通雙絞線還是交叉雙絞線都可直接使用,而不用再費心的考慮雙絞線線序問題。而Auto Uplink功能類似Auto MDI/MDIX,只是名稱不同,亦可針對不同類型的以太網電纜進行調整,不會因為使用錯誤電纜而出現連接問題。
此外,一些老款無線路由器上還有MDIX功能鍵,這個MDIX鍵的功能是解決WAN接口和Cable Modem/ADSL Router連接時,網線須跳線(Cross-over)的問題,通過它可以切換交叉還是直聯的狀態(自動化程度肯定不如Auto MDI/MDIX)——無線路由器的外部接口端口(WAN接口)連至ADSL/CableModem或是HUB/Switch時,是否聯機成功可由無線路由器WAN接口的LINK燈來判定,當LINK燈亮起時即表示有聯機成功;若LINK燈不亮時,就可利用此MDIX功能鍵來作切換動作,LINK燈便會亮起。
● 面板功能
一款無線路由器產品說明書中有以下描述:“提供手動復位按鈕;外置電源適配器,結構美觀大方;LED指示,每端口-Link/Act(端口連接/工作),其它-Power(電源),System(系統指示),WLAN(無線狀態指示)”,它們是什么意思呢?
解答:手動復位按鈕(RESET按鈕)是主流無線路由器上必備的按鈕,手動復位按鈕(RESET按鈕)的功能在于當無線路由器發生不可預期的操作錯誤,或是人為因素的不當使用或設置(如當治理者忘記新密碼時),導致無線路由器無法在設定畫面正常運作,此時便可利用此功能鍵手動將所有設定環境回復成出廠默認值(按住路由器的RESET按鈕5-30秒,稍候松開),但是原本的管制設定也將全部消失。使用者與密碼亦將回復成原默認值,如admin/admin。
“外置電源適配器”,目前市售的無線路由器/無線AP大多都是外置電源適配器,但也有例外,一些小型化便攜式產品便采用了內藏式電源,如蘋果推出的AirPort EXPRess,AirPort Express比撲克牌還小,卻具有一個10/100以太網口,一個集成802.11g接入點,USB打印服務器功能和一個將音響系統連到無線網絡的音頻插口。且AirPort Express這么小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Apple將電源變壓器/插座做在內部,而其它產品是外接。對于需要便攜的筆記本電腦用戶,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使用者不用隨身帶著AC電源和電源線了。
狀態顯示燈
對于無線路由器產品來說,該有指示燈應該全部具備,這樣才能更好的判定無線路由器的工作狀態,從而了解判定出故障部位。例如阿爾法GR50無線路由器的指示燈設計在上面板的邊緣,小坡度設計可在更多角度觀察指示燈狀態,指示燈由上往下依次是四個LAN口指示燈、一個WLAN指示燈,一個WAN口指示燈,一個SYS指示燈和一個電源指示燈。
再如,華為3COM WBR204g路由器前面板依次排列有Power電源指示燈、Diag診斷指示燈、WLAN無線指示燈、WAN口指示燈、4個LAN口指示燈——Power燈亮表示電源打開且工作正常,滅則表示電源關閉或故障;WAN燈亮表示WAN接口正在發送/接收數據,閃則表示沒有數據傳輸;WLAN燈閃則表示WLAN接口正在發送/接收數據,滅則表示沒有數據傳輸;LAN口燈1/2/3/4亮表示以太網連接建立,閃則表示以太網接口正在發送/接收數據,滅則表示沒有建立連接;Diag燈和SYS指示燈功能差不多,一旦電源接上或者按下復位健,在系統自檢的時候點亮,假如自檢成功并且設備正常工作,它會自動關掉或長亮。
對于無線網卡來說,一般應具備兩個常見指示燈,Power(電源燈)和ACT/Link(數據燈),只有一個指示燈的產品在使用上肯定不太方便。因為指示燈是判定無線網卡狀態的最直觀辦法,以PCMCIA接口的無線網卡為例——安裝或使用中卡工作不正常,可查看網卡信號燈,信號燈滅,表示PCMCIA槽沒供電,可使用另外一種確信完好的PCMCIA卡進行實驗,確定PCMCIA槽能夠正常工作,再插入無線網卡,假如網卡紅色信號燈仍然不亮,則無線網卡已損壞。
信號燈亮,表示無線網卡已經被計算機感知。檢查計算機的PCMCIA槽服務程序,確保其能夠正常工作。假如是新的無線網卡,再次插入并重新安裝網卡驅動。假如是舊的無線網卡,可檢查你的系統是否有什么變動,解決系統變動引起的問題,或者重新安裝網卡驅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