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技術的普及與90年代末期的ip路由和LAN交換的繁榮沒有什么區別。每一個人或者是使用WLAN技術,或者正在考慮部署這種技術。然而,治理這些WLAN設施的優先次序有很大的區別。WLAN設施正在推動著這種治理的需求。
的確,對于WLAN,你仍需要諸如FCAPS治理那樣的傳統的治理模式。FCAPS是一個縮寫字,表示故障治理、配置治理、賬戶/目錄治理、性能治理和安全治理等五項基本網絡治理功能。FCAPS治理模式并沒有消失。
這個區別在于安全。我到目前為止曾撰寫了一些文章,指出由于有一些聯邦法規在推動這個技術的發展,安全將成為WLAN領域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與過去有很大區別。過去的說法是“最好有安全”?,F在的說法是安全是必不可少的,因為SOX、HIPAA和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等一些聯邦政府的法規都對違反安全的事件做出了處罰和罰款的規定。
問題是聯邦政府的這些法規對于WLAN治理的需求會產生什么影響。假如你打電話或者寫信給你的國會議員,你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我要在這里明確地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安全并不僅僅是防止非法訪問敏感的信息,而是對環境正在實施的治理,以便發現、隔離和阻止入侵以及非法訪問。這需要對WLAN環境實施每周七天天天二十四小時的治理。
很多WLAN廠商都在吹噓說,WLAN治理平臺能夠提供傳統的FCAPS治理能力。這種治理能力在HPOpenview、Tivoli和Smarts等老式的平臺上是很普通的。總的來說,這些平臺不能提供執行聯邦法規所必須的那一類治理功能。實際上,你需要一個能夠監視這種射頻環境的平臺。
這不只是需求一個查詢網絡組成部分的平臺,而是需要一個能夠“嗅”出網絡環境危險的平臺。包括AirDefense、AirMagnet、BlueSocket等一些老廠商以及Elemental Security、eIQNetworks和PRocera網絡公司等一些新廠商在內的很多廠商已經推出了這種平臺。所有這些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他們使用基于傳感器的技術提供每周七天天天二十四小時的入侵檢測。這些解決方案的要害是:廠商宣稱這些解決方案為遵守SOX、HIPAA和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等法規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因此,WLAN治理比FCAPS治理的內容還要多。安全的要求將推動用戶部署量身訂做的治理解決方案,以便使WLAN的治理能夠滿足遵守聯邦法規的要求。這將提高治理解決方案的成本。但是,這個缺點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認真察看上述廠商提供的產品,看看他們如何增強WLAN廠商的治理能力。無論是哪一家廠商,功能強大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是每一個WLAN應用都需要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