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無線接入網的有利應用 近年來,通信用戶對Internet上網的需求繼續快速增長,而固定有線網(PSTN)加裝不對稱數字用戶線(ADSL)和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的建設進度不快,以致城市通信接入網最后一公里開始更多地考慮采用固定無線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當然,這將是寬帶的無線接入網。所謂多點多路分配業務(MMDS,Multipoint Multichannel Distribution Service)的固定無線網,就是FWA的典型例子。它利用5GHz以下的頻段,例如2.5GHz和3.5GHz,在一定地區范圍內設立固定的收發信機基站(BTS,Base Tranceiver Station)。許多用戶如除了原有的電話通信外,還急欲實現接Aintemet,以便與對方用戶互通電子信函,并向適當網站經常索取大量數據信息,就可以充分利用上述的寬帶FWA,在各自的辦公室和住家地點的屋頂上安裝適當的天線和收發信機,經過離他們較近的、約幾公里距離的基站BTS,接入固定的城市通信網,達到所需的通信目的。這就不必完全依靠傳統的鉛包銅線電纜接入網,不必等待ADSL和modem的線路設備建設完成,而且無線FWA能夠保證提供同樣滿足的服務性能,且具有建設快速、擴展便易、維護簡單、成本不貴等優點,易于迎合廣大通信用戶的需求。在原來沒有有線接入網的地區、或者新建有線接入網較艱難的地區,固定無線接入網更可發揮其優點,而被優先考慮建設應用。這就是近年來國際上大力推廣這種技術的理由。但是,新建的固定無線接入網必然是寬頻帶的FWA,以迎合用戶發展數據通信趨勢的需要。事實上,移動通信的無線蜂窩網從現行的第二代進化為即將來臨的第三代,以至稍遠未來的第四代,也是重視建設和發展寬帶網,迎合用戶增多使用高速數據通信和接入Internet的實際需要。
一般,為了使無線電波在空中有最佳的傳播,固定無線接入FWA線路傾向于做到“視線傳輸”(LOS,Line of Sight)。本文上面提到用戶在辦公室和住家的屋頂上裝設收發信天線,就是為了依靠LOS與基站BTS聯系通信。近年,FWA在技術設計上又作了重要的改進,爭取做到“非視線傳輸”(NLOS,Non-LOS),不再硬性規定用戶的收發信天線必須裝設在屋頂的高點,而是容許天線裝在室外墻上,甚至裝在室內桌上,這是一大進步,對于推廣應用FWA非常有利。這就是說,為了使無線的FWA能與有線的ADSL-modem相競爭,必須爭取做到NLOS-FWA。這樣,在用戶端設備安裝簡便,而且性能與ADSL-modem相當。
首先,用戶端與基站之間利用自動請求重發與分段的設施,即根據ARQF(自動請求重發分片)規約,除了以IP為基的ARQ(自動請求重發)以外,還有把分組數據再分段的措施,分成原子式數據單元(ADU,atomic or elementary data unit),其優點是在數據傳送過程中,如分組發生誤差的話,只需重發該分組的小部分,就可以消除該分組的誤差,確保滿足的TCP/IP性能。其次,新的固定無線接入網將采用自適應調制與編碼技術使用戶傳送的數據速率能與信道的SINR和衰落程度相適應。這在移動通信蜂窩網曾經成功地使用過。對于一般的數據速率,自適應調制可以利用二相和四相介移相鍵控(BPSK、QPSK)。對于較高數據速率,則采用64QAM或256QAM的正交調幅。前者可使用戶數據能夠傳送至較遠的基站,仍不受干擾的損害。后者則可藉以提高頻譜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