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的性能在很多方面已遠遠超過軟交換,備受業界推崇。那是不是軟交換已經不適應網絡發展需要,已經“過時”了呢?南京郵電大學張力軍教授認為,軟交換與IMS各具特色,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實現共存與互通。
![]()
從長遠來看,IMS代表了下一代網絡的前進方向,但離IMS的商用還有較長的過程。
因此如何處理好軟交換和IMS之間的關系將是移動運營商在制定核心網轉型戰略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張力軍教授認為,從目前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軟交換對原有網絡的兼容的時間比較長,對原有的無論是業務的治理、提供,以及支撐系統、終端的治理技術都相對成熟一些。IMS面臨的挑戰是在整個產業鏈、價值鏈以及在標準的完善上還需要做一定的工作,需要專家和業界人士共同的探討。
在這種情況下,移動運營商應該兼顧長遠戰略和近期目標,結合目前產品技術成熟度,制定出移動網絡基于IMS架構并向NGN網絡演進的計劃。
C網轉型相對輕松 中國聯通作為一個全業務運營商除了G網外還擁有一個C網,而且中國聯通在C網的建設上是不遺余力。因此中國聯通有關人士表示,現在中國聯通內部比較傾向于首先升級CDMA2000網絡至3G,而且此前一系列3G外場測試表明,中國聯通只需在現有CDMA1X網絡上進行軟件升級,適當更換設備板卡即可完成3G網絡部署,這勢必會極大地降低3G網絡建設成本。
CDMA2000相關標準由3GPP2標準組織負責制定,基于CDMA2000的移動軟交換架構由3GPP2TSG-S工作組制定。
中國聯通數固業務部博士后張云勇表示,聯通CDMA2000向全IP網絡的演進按照標準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向全IP網絡演進的起點。第二階段是向全IP網絡演進過程中的增強型網絡,分組網絡能力擴大,接入網和分組網絡信令和承載開始分離,信令用IP進行傳輸。第三階段是向全IP網絡演進的第一步,信令和承載開始獨立演變,并采用IP進行傳輸,核心網和接入網也開始分離。第四階段是全IP網絡的最終目標,最終由IMS完全取代。
各個運營商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符合自身特點平穩演進方案,有利于以最小的代價,最優的方式轉型核心網。業界已經公認IMS是移動核心網轉型的方向,當前各大運營商各顯神通,沿著自己的演進路線奮勇前進,搶占IMS的制高點。
鏈接:移動軟交換在3G增值業務中的應用 3G在增值業務的實現方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由MSCServer(某些情況下需MGW配合)直接實現;二是通過和移動SCP(業務控制點)互通實現;三是通過開放業務體系(OSA)實現。
方式一的效率最高,但開放性最差,因為它其實就是傳統的程控交換機的業務實現方式。
方式二主要是為了保護移動智能網的已有投資。MSCServer實現了SSP功能,并通過CAME和SCP互通,適用于繼續網絡中已經實現的智能語音業務。
方式三是3G的主流實現方式,主要適用于融合了語音、數據、視頻等特征,采用類似于Internet工作模式的綜合型業務的實現。它通常是通過提供一個完全開放的,可編程的業務環境來實現的。
進入討論組討論。